夏吃姜,賽人參!——祛濕溫胃、散寒溫陽、延年益壽!
大家可能都聽過這句諺語: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冬吃蘿卜夏吃姜?或許有灸友會覺得奇怪,生姜辛辣溫熱,炎炎夏日怎么還能吃辛辣之物?非也!非也!中醫(yī)認為“姜能疆御百邪”,生姜不僅能刺激人體發(fā)汗,而且具有暖胃、祛痰、驅風和散寒解毒等功效。
秋葵的功效與作用
溫通經(jīng)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jīng)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真正懂得了艾灸的原理,是沒有必要擔心艾灸上火的。艾是純陽之物,破一切邪淤。邪者,風,寒,濕,火,燥都是病邪。
大家可能都聽過這句諺語: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冬吃蘿卜夏吃姜?或許有灸友會覺得奇怪,生姜辛辣溫熱,炎炎夏日怎么還能吃辛辣之物?非也!非也!中醫(yī)認為“姜能疆御百邪”,生姜不僅能刺激人體發(fā)汗,而且具有暖胃、祛痰、驅風和散寒解毒等功效。
曾經(jīng)有位灸友患有慢性鼻炎,西醫(yī)屢治不效,遍服中藥,病情毫無緩解,整天鼻塞流涕,后改用艾灸,一舉治愈,從未復發(fā)。為何其他方法難以治愈,而艾灸卻有奇效呢?這是因為艾灸溫陽補氣的功效,它可以改變正邪的關系,增強正氣,而祛除病邪。
三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fā)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此時不艾灸,難道還再等一年?
我們在艾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養(yǎng)生防病治病,提高身體素質,所以,在做艾灸的時候,這個灸火要溫和,要適應人“三十七度左右”的恒溫特點,這說明人體的陽氣不低不亢,正是合適!
艾灸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於堵了陽氣通行的經(jīng)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xiàn)類似上火的現(xiàn)象,我們要做的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
三伏天陽氣旺盛,體內凝寒之氣處于易解的狀態(tài),此時我們更需要艾灸補陽氣,給體內相對虛弱的陽氣天添一把火,以驅散體內陰寒病根。
陽氣不足的寒性體質:表現(xiàn)為畏寒冷、喜暖熱、愛喝熱水、容易拉肚子、手腳冰涼、沒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黃、體型容易虛胖、脈搏較緩慢,這種情況艾灸能有效補充陽氣,這點大家都知道。
乳腺增生和豐胸的留言增多:夏季一到就容易發(fā)生寒性病變,故而這個時節(jié)容易出現(xiàn)乳腺增生等問題,而艾灸倡導“冬病夏治”,現(xiàn)在已經(jīng)屬于三伏灸了,此時不艾灸,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