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目前,很多人對糖尿病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以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實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在我國醫(yī)生在作出診斷時往往要結合臨床癥狀加以考慮,如果有癥狀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達到上述糖尿病診斷標準,就可以判定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癥狀,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判為糖尿病。
保持大便通暢中醫(yī)認為“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心臟與各臟腑之間密切相關,若大便秘結,可令腹氣不通,氣機逆亂,燥熱內結,易誘發(fā)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病人發(fā)生低血糖常有幾種情況。一是反應性低血糖,多在2型糖尿病患病初期,由于餐后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可出現(xiàn)下餐前低血糖反應。
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人均收入及飲食開支與糖尿病患病率呈正相關,且獨立于家族史、體重指數(shù)、腰臀圍比值、職業(yè)性體力勞動等因素。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人們?yōu)榱朔奖阌洃泴⑵浜喎Q為“三多一少”。為了解開李先生的疑惑,先來了解一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癥狀。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人類學家米歇爾·蒙托亞和澳大利亞科研人員分析這些族裔的基因資料后認為,在這些族裔中存在的糖尿病高發(fā)病率現(xiàn)象主要由“后天因素”造成,如貧困、不合理飲食、心理壓抑、體力活動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