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街頭現(xiàn)掉色異香人工制“橄欖果”
市民吳女士在路邊攤購買了被稱作橄欖果的水果懷疑不是真的,幾位做了多年水果生意的攤主都表示,對這樣的果子很陌生,有的連見都沒見過。采訪中,也有市民表示,這種稀奇的果子,他們曾經也嘗過鮮,是人工的做的,不是天然的。
【兩會話題】慢病防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吃牛蛙容易被感染寄生蟲,導致失明、癱瘓”,這條網絡瘋轉的微博,引發(fā)了不少市民好奇,“真的會感染寄生蟲嗎?是不是以后不能吃牛蛙了?
從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獲得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從2000年以來,廣州及周邊的東莞、深圳等地區(qū)已發(fā)生近80起毒蘑菇事件,中毒人數達300人,其中43人死亡。而致命白毒傘的致死率最高。
市民吳女士在路邊攤購買了被稱作橄欖果的水果懷疑不是真的,幾位做了多年水果生意的攤主都表示,對這樣的果子很陌生,有的連見都沒見過。采訪中,也有市民表示,這種稀奇的果子,他們曾經也嘗過鮮,是人工的做的,不是天然的。
東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召開會議,東莞將用5個月的時間專項整治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此次專項行動的整治重點是校園周邊的餐飲店和食品經營店、流動攤販。重點檢查是否取得了相關證件,是否持證上崗,是否執(zhí)行索證索票臺賬登記管理制度等。
全國44個品種批次的牛奶、酸奶(液體乳)抽檢不合格,其中云南不合格的有21個,涉及云南9家主要的乳制品生產企業(yè),另外,云南楚雄匯東乳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青山咀品牌純牛奶、甜牛奶、鮮牛奶也存在蛋白質、酸度、菌落總數不合格的問題。
記者上午走訪了位于國貿的華潤超市,并未發(fā)現(xiàn)上述食品在售。記者隨后致電位于昌平南環(huán)路的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客服人員表示,上述商品已不在超市內銷售。
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昨天上午召開成立后的首次食品監(jiān)督抽檢情況發(fā)布會,在飲料、醬油、食用油三類食品的抽檢結果中,北京共有7家企業(yè)的9個批次產品出現(xiàn)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