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中藥外治三方!可以這樣涂還能那樣敷!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頸段脊柱慢行性變,常在中年以后發(fā)生,而且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以頸肩臂痛、頭痛、頭暈、耳鳴等為主訴而就診,主要原因是頸椎椎間盤退變,椎體間松動,椎體緣骨質增生,壓迫和刺激了神經根、頸段脊髓、自主神經、椎動脈及鄰近軟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主要由于頸部傷筋后,又復感風寒濕邪所致的“痹證”,治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止痛,這里就從中醫(yī)角度為讀者朋友介紹三種簡單易行的中藥外治法。
中藥外敷法
材料:當歸、川芎、葛根、紅花、白芷、羌活、乳香、沒藥、伸筋草、大腹皮、澤瀉、丹參、透骨草、威靈仙、熟地黃各50g,桂枝、麻黃、白芍、川烏各30g,細辛25g,全蝎20g。
步驟:先將上述諸藥共研成細末,混勻,每次取50-100g,陳醋調勻,放置20-30分鐘后外敷于頸后部,敷藥后用燈照射30分鐘,每天一次,15天為一療程。
中藥泡酒外涂法
材料:威靈仙50g,當歸、細辛、乳香、姜黃、丹參、白芷、透骨草、自然銅、木瓜各15g,三七10g,冰片、紫草各5g,蜈蚣3條。
步驟:將上述諸藥浸泡于2000ml的75%酒精中,4天后過濾,藥液裝瓶收貯,過濾后的藥渣再用2000ml的75℅酒精浸泡,4天后再次過濾,再將兩次制成的藥液混合攪勻即可。用時取藥酒適量揉涂增生椎體所對應的頸部兩側及肩背部軟組織,每天3次。
中藥托敷法
材料:威靈仙、當歸、赤芍各12g,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g,紅花、羌活、獨活、防風各10g,制附子5g,花椒30g。
步驟:將上述諸藥裝入紗布袋內,扎緊,放入瓷盆內,加水煎煮30分鐘,稍放涼,托敷患部,每次30分鐘,每天2次。每劑藥可連用2天,15天為一療程。
適用于頸椎病所致疼痛病癥。
健客價: ¥26.9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瘀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
健客價: ¥6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病,跟骨刺,增生性關節(jié)炎,大骨節(jié)病。
健客價: ¥7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瘀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
健客價: ¥20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用于風濕淤阻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頭暈、頸項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健客價: ¥26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屬血瘀氣滯.脈絡閉阻癥。癥見:頸、肩及上肢疼痛,發(fā)僵或竄麻,竄痛。
健客價: ¥26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用于風濕淤阻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頭暈、頸項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健客價: ¥26散瘀消腫,活血止痛。用于關節(jié)炎及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價: ¥33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39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361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溫中補虛,和里緩急,開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寒,脘腹隱痛,喜溫喜按,胃納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價: ¥26.5活血舒筋,通絡止痛。用于頸椎病,骨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痛及骨折中后期。
健客價: ¥75.9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48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27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屬血瘀氣滯.脈絡閉阻癥。癥見:頸、肩及上肢疼痛,發(fā)僵或竄麻,竄痛。
健客價: ¥199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屬血瘀氣滯.脈絡閉阻癥。癥見:頸、肩及上肢疼痛,發(fā)僵或竄麻,竄痛。
健客價: ¥379適用于頸椎病、肩周炎、關節(jié)炎、風濕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296適用于頸椎病、肩周炎、關節(jié)炎、風濕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896健脾,燥濕。用于胃脘脹痛。
健客價: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