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話題】慢病防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吃牛蛙容易被感染寄生蟲,導致失明、癱瘓”,這條網絡瘋轉的微博,引發(fā)了不少市民好奇,“真的會感染寄生蟲嗎?是不是以后不能吃牛蛙了?
從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獲得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從2000年以來,廣州及周邊的東莞、深圳等地區(qū)已發(fā)生近80起毒蘑菇事件,中毒人數達300人,其中43人死亡。而致命白毒傘的致死率最高。
活雞被宰后,血放出來,肉的顏色就會發(fā)白。如果肉質發(fā)紅、發(fā)黑,這樣的雞不是病雞就是死雞。因此,買雞肉時最好買顏色發(fā)白的。
在抽檢的25類食品(包括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中,糧、油等大宗日常消費品合格率均接近或高于平均水平,還有19類食品品種樣品合格率升高,其中餐飲食品和酒類等升幅較大。
1月15日,北京市食藥監(jiān)局公布了201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信息公告(第8期),有5批次白酒檢驗出不合格,其中4批次都是在餐飲渠道所查出的假牛欄山,分別為老北京二鍋頭白酒、百年牛欄山白酒、牛欄山陳釀白酒、百年牛欄山白酒。
隨著微博、微信這些社交軟件近年來在我國的大范圍普及,人們開始習慣從互聯網接受新聞信息,社交軟件成為我國主要的媒體平臺,同時由于互聯網信息的不可控性,導致這些社交媒體平臺成為食品網絡謠言“集中營”。
從餐桌走到零食袋,土豆花費了約300年。吃薯片年輕、時尚?這倒也罷了,最難舍的,就是放在口中的那一聲嘎嘣脆。統(tǒng)計顯示,2011年中國土豆薯片銷售額總計約180億元。按一袋薯片7元來計算,一年賣出25億袋,相當于人手兩袋。
離春節(jié)越來越近,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的力度也在持續(xù)加大。2月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通報2015年食品抽檢情況顯示,2015年食藥監(jiān)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抽檢了172310批次食品樣品,其中檢驗不合格樣品5541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6.8%,比2014年上升了2.1%。
又逢過節(jié)應酬多,請人吃飯、消夜點一份生蠔,在許多廣州人看來,這都不是事兒。然而,近日一則消息震驚了眾人——廣州市民朱先生一行8人凌晨消夜后7人出現上吐下瀉,疑似吃生蠔中招。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近日發(fā)布消息稱,2015年,中國共立案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353951件,其中,食品、保健食品案件247826件,藥品案件89226件,醫(yī)療器械案件10760件,化妝品案件613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