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腹瀉到死亡,短短12小時!碰到拉肚子的患者,千萬要留心。
案例分享
案例一
從腹瀉到死亡,不過12小時的距離!
5個小時前,一位65歲的男性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了急診。
“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過期的綠豆糕”,患者的主訴很明確,7個小時前開始出現(xiàn)上腹痛和反復稀水樣腹瀉,患者蒼白的面色引起了醫(yī)生的重視。
“你的血壓現(xiàn)在只有80/46mmHg,已經(jīng)休克了,要做份心電圖檢查、抽血化驗,然后輸液治療。”
“檢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綠豆糕,拉肚子。”
“不檢查,我怎么知道指標高低?不知道指標高低,我怎么知道給你掛多少藥水?”
于是,醫(yī)生第一時間給患者做了一份心電圖,并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
“打開靜脈通路,留取血標本,然后用0.9%氯化鈉快速補液,監(jiān)測血壓/心率/尿量”,還沒等醫(yī)生開完醫(yī)囑,在距離做完第一份心電圖不到4分鐘的時間內(nèi),患者的病情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快過來,室顫了!”立即胸外按壓/電除顫/腎上腺素/呼吸機/深靜脈/多巴胺/去甲腎/腎上腺素......談話/下病危/簽字/匯報/會診......從腹瀉到死亡,不過12小時的距離!
患者多次腹瀉后電解質(zhì)紊亂,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終誘發(fā)了心臟異常。嚴重的低鉀血癥和休克,或許便是真正的殺手。
案例二
患者楊xx,男,26歲,因食用涼菜西瓜出現(xiàn)“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一小時余”就診,神志清、精神差,大汗淋漓,體溫38°C,血壓100/70mmHg,患者口干、心悸、無力,有脫水癥狀,血象高,鉀3.60mmol/L。
點評
以上案例就是高溫天氣里各級醫(yī)療機構(gòu)最常接診到的食源性疾病。氣溫高、濕度大的環(huán)境,適合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很容易腐敗。加之蒼蠅叮咬,污染食物,一旦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1.什么是食源性疾???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子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常見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有志賀氏菌、沙門氏菌、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諾如病毒等。
顧名思義,凡與攝食有關的一切疾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均屬食源性疾患。
2.食源性疾病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
患者食入有毒有害物質(zhì)(包括生物性病原體)半小時至24小時內(nèi)出現(xiàn)乏力、發(fā)熱、頭痛、出汗、寒戰(zhàn)、關節(jié)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水樣便、膿血便),體重減輕、脾腫大等,若患者治療不及時,可危及生命。
3.食源性疾病有哪些臨床特點?
1.潛伏期短,一般由幾分鐘到幾小時,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
2.病人多以腹痛,腹瀉,惡心與嘔吐等急性胃腸道癥狀為主;
3.發(fā)病與食入某種食物有關;
4.一般人與人之間不傳染;
5.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夏秋季多發(fā)生細菌性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發(fā)生肉毒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等。
4.食源性疾病如何治療?
鑒于食源性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胃腸道癥狀,比如惡心、嘔吐、腹瀉,從而導致脫水和電解質(zhì)失衡,因此治療中常用的共性措施是防治脫水和電解質(zhì)失衡,即補液。
補液療法包括口服補液和靜脈補液,前者簡便易行,患者在家中即可進行。如果患者不能配合,或存在其他口服補液的禁忌證時可考慮靜脈補液。特異性治療措施需要明確診斷后才能進行,細菌感染比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等,常需要及時給予抗菌藥物的治療。
寄生蟲性食源性疾病需要抗寄生蟲藥物的治療?;瘜W物質(zhì)導致的食源性疾病有特異性解毒治療,如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治療時應用阿托品。除了藥物治療外,有些食源性疾病可能需要手術(shù)治療,如肝包蟲、肝膿腫、腦室囊尾蚴病等等。
5.診斷食源性疾病有哪些診療思路?
診斷食源性疾病,要考慮到患者腹瀉乏力,感染程度如何,電解質(zhì)情況如何?
患者如若休克,是否只是單純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沒有合并其它情況?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腸道痙攣性疼痛?
尤其要特別注意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患者,發(fā)熱/腹瀉/嘔吐/納差/大量出汗后的電解質(zhì)紊亂往往可以誘發(fā)嚴重的惡性心血管事件。更有些不典型癥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會以腹痛為首發(fā)的臨床表現(xiàn)。
6.食源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有哪些?
鑒別診斷主要有:1、急性胰腺炎;2、腸梗阻;3、外科急腹癥:急性闌尾炎;4、急性心梗等。
完善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電解質(zhì)、心電圖,腹部彩超、腹平片。排除胰腺炎、腸梗阻、闌尾炎等疾病。
7.食源性疾病治療的常用醫(yī)囑
治療原則很簡單,也是臨床醫(yī)生常用的治療手段:補液、補充電解質(zhì),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抗感染、對癥支持等。
臨床常用醫(yī)囑:
1.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100mlBid,ivgtt.
2.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泮托拉唑80mgivgtt,qd.
3.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維生素C3.0維生素B6200mg氯化鉀注射液15ml鹽酸山莨菪堿注射液8mgivgtt,qd.
8.如何預防食源性疾???
接診的醫(yī)護人員還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向患者/家屬進行食源性疾病的相關健康教育:
1.避免在沒有衛(wèi)生保障的公共場所進餐;
2.盡量不買散裝食品,新鮮食品經(jīng)充分加熱后再食用;
3.食物生熟分開,不喝生水,生食瓜果必須洗凈;
4.重視加工涼拌類和生冷類食品的清潔;
5.盡量不剩飯菜,吃剩的飯菜盡量放冰箱儲存,下次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6.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1.成年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引起的相關疼痛癥狀的輔助治療,但本品不作解痙劑使用。
健客價: ¥26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腸道疾病和腸道功能紊亂,如腸易激綜合征、非感染性腹瀉、腫瘤治療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和放化療性腸炎;亦可促進創(chuàng)傷或術(shù)后腸道功能的恢復。
健客價: ¥24.8健脾溫中,散寒止瀉。適用于小兒泄瀉,腹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50.8止瀉作用
健客價: ¥9.9清熱利濕,行氣。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癥見大便泄瀉、腹痛腹脹;急慢性胃腸炎、腹瀉、小兒消化不良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33健脾溫中,散寒止瀉。適用于小兒泄瀉,腹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