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又稱萵苣,是我們經(jīng)常食用的蔬菜,主要食用肉質(zhì)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nèi)含萵苣素,味苦,有鎮(zhèn)痛的作用。
萵筍的功效與作用
1
開通疏利、消積下氣
萵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欲。其乳狀漿液,可增強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對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
利尿
萵苣鉀含量大大高于鈉含量,有利于體內(nèi)的水電解質(zhì)平衡,促進排尿。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
萵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具有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機化含物中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鐵元素,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萵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4
寬腸通便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療各種便秘;
涼拌萵筍
1食材
萵筍2根,食鹽3茶匙,蔥油2湯匙,尖椒適量
2步驟
1、準備食材:萵筍、蔥油2湯匙、鹽
2、萵筍用刨刀刨去皮
3、切成絲,加5克鹽拌勻腌制半小時左右
4、腌好的樣子(腌的時間不要太短,把萵筍的水份都腌出來口感才脆爽,如果不腌透,后面拌好后還是會出水,影響味道)
5、腌好的萵筍充分擠干
6、加蔥油、半茶匙鹽充分拌勻,加上尖椒即可
清炒萵筍
1食材
萵筍500克,胡蘿卜適量,大蒜3瓣,尖椒適量,鹽4克,植物油3匙
2步驟
1、萵筍洗凈,去皮去葉,胡蘿卜切好,備好三瓣大蒜和10顆花椒,尖椒
2、萵筍斜切成段
3、切面朝下,切成菱形薄片待用
4、大蒜切去頭尾,斬成蒜蓉
5、炒鍋加水燒開,下入萵筍片焯水30秒;焯水可以去掉萵筍的生味兒,讓顏色變得更加翠綠
6、迅速撈出,投入冷水過涼;因為余溫會讓萵筍慢慢變黃,過涼水可以讓萵筍保持翠綠的顏色
7、涼透后,控干水分待用
8、炒鍋燒熱,下入植物油和花椒,小火炸至變黑,炸出香味,撈出不要
9、將鍋離火,待油溫降至5~6成熱時,下入蒜蓉爆香;因為炸過花椒的油溫度很高,直接下入蒜蓉會立刻糊掉
10、不要等蒜蓉變色,炸出香味即可,立刻倒入萵筍片,胡蘿卜,大火快炒30秒
11、調(diào)入鹽,翻炒均勻,加入尖椒即可出鍋
萵筍炒肉
1食材
豬肉100克,萵筍200克,蔥適量,姜適量,食鹽少許,醬油少許,醋少許,,許料酒少許,水淀粉少許,植物油少許
2步驟
1、將萵筍去葉,去皮洗凈,切成薄片
2、豬肉切片,并用鹽少許、醬油半份、料酒半份,加淀粉把肉片抓勻;姜切成片;蔥切成粒狀
3、炒鍋內(nèi)放底油加入肉片煸炒
4、放入料酒、醬油、醋、鹽,加入筍片,不停地翻炒
5、待筍片熟后加入淀粉勾芡,即可裝盤
小貼士
1、多動癥兒童,患眼病、痛風者及脾胃虛寒、腹瀉便溏之人不宜食用。
2、一般人也不宜過量或是經(jīng)常食用萵筍,否則會發(fā)生頭昏嗜睡的中毒反應(yīng),導(dǎo)致夜盲癥或誘發(fā)其他眼疾。若多食萵筍引起夜盲和眼疾只需停食萵筍,幾天后就會好轉(zhuǎn)。
3、女性月經(jīng)來潮期間以及寒性痛經(jīng)之人,忌食涼拌萵筍。
前輪為雙輪、后輪距離較寬的設(shè)計,帶來安全感,不容易掉進曹里的安心的設(shè)計。
健客價: ¥1999采用軟膠設(shè)計,口感舒適,蓋子與杯身連接,開關(guān)自由方便,保持衛(wèi)生。獨特的雙層杯身構(gòu)造,與蓋通的單層杯相比,保溫的時間更長如放入熱水,不容易讓嬰幼兒有燙手的感覺。
健客價: ¥30有利于人體內(nèi)鹽分、水分的排出,從而消除水腫。 蛋白質(zhì)具有較長的消化時間,給人的飽腹感較為持久,不容易感到饑餓,減少零食攝入 蛋白質(zhì)可抑制促進脂肪吸收的荷爾蒙分泌,減少贅肉生成。 蛋白質(zhì)的過量攝入不會變成無法消失的熱能囤積。
健客價: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