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和預防
病人在無明顯客觀因素或充分根據的情況下,擔心發(fā)生威脅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可表現為搔首頓足、怨天尤人,有大禍將臨之感,惶惶不安、不可終日,即使多方勸解也不能消除其焦慮。
雙向情感障礙是一種發(fā)作性的疾病,發(fā)作之后就完全好了,不會引起大腦退化,間歇期完全可以像病前一樣生活、工作。
自知力的恢復與精神癥狀的消失有時可以不同步。多數患者是癥狀消失在先,自知力恢復在后,但也有少數患者,特別是有些病程較長的患者,他們能夠意識到精神癥狀的出現,甚至可以不受癥狀的影響,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中有自殺意念和企圖的比例非常高。事實上,邊緣型障礙患者的自殺率高達8%~10%,是普通人群水平的400倍。他們認為自殺是解脫痛苦的合乎邏輯的做法。
在治療師的幫助下,患者首先回憶較為輕微的創(chuàng)傷性記憶,事務,人物,或場景。與此同時,治療師教患者運用肌肉,肢體,和呼吸的漸進放松法調解情緒上、身體上、和心理上對于這些創(chuàng)傷性記憶的反應。
有的人拿所有人的優(yōu)點,來和自己比,這樣的人更會是人生充滿了沮喪,因為但凡周圍有人比你強的地方,都是“證明”你失敗的理由,周圍人越多,這樣的人越倒霉。
妄想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發(fā)病較晚,在這之前,患者往往比較正常,在患病的時候,患者往往已經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學業(yè)、職業(yè)能力。在不發(fā)病的時候,甚至會在職業(yè)中表現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