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出現上肢無力、頸背疼痛、行走困難、四肢麻痹等情況時,很多人會懷疑自己患上了頸椎病,其實還有很多頸椎病癥狀,只是被我們忽略了,當出現這些癥狀時,也表明患者患上了頸椎病。
頸椎病易忽略的幾種癥狀:
1、血壓不穩(wěn)
頸椎病容易被高血壓掩蓋,患者往往更關注高血壓,但事實上,骨質刺激交感神經,導致頸椎病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而且,與單純的高血壓病人不同,有的頸椎病患者還常常伴有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現象。
2、胸口疼痛
由于頸椎增生的部位壓迫了第6、7頸椎的神經根,在這種情況下,病人會感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有疼痛感,而這個疼痛位置與心臟過近,容易被誤認為心絞痛或
胸膜炎。
3、咽部異物感
部分患者可能會感覺咽部發(fā)癢,有異物感,后來逐漸發(fā)展為吞咽困難,并且時輕時重?;颊呖赡軙岩墒鞘车腊?。建議這種情況可以先以通過喉鏡、胃鏡排除,再行CT掃描診斷頸椎病。
4、行走不便
由于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患者會在行走中因突然扭頭、身體失去支持而摔倒,容易被誤診為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病。
5、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由于
脊髓的椎體側束神經受到壓迫、刺激,患者可以出現肢體和排便問題。如一側肢體感到麻木,排便不暢等等。
醫(yī)院脊柱微創(chuàng)神經外科李維新教授提示:這些癥狀的出現也預示著頸椎病,所以大家不要忘記了在生活中注意上述癥狀。
教授講:頸痛,頸椎曲度變直、反弓,骨質增生怎么辦?
疼痛是頸部肌肉勞損的表現,不算真正的頸椎病。一般活動好些(如逛公園、慢跑等),勞累加重(如看電腦、打麻將、做飯等家務);一般暖和好些,陰天受涼加重;一般睡好后早晨好些,下午、晚上嚴重。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癥狀出現的頻率、影響的范圍、嚴重程度、持續(xù)時間越來越不好。好好休息3~5天,大致好些,1~2周,完全好了。但一受涼、受累就又犯病了。
拍片子(X線片),能夠顯示頸椎曲度變直、甚至反弓。
在性質上,屬于老化(退變)和勞損。這種勞損常常被大多數人忽視難道打麻將也累?實際上,只要是低頭久了,頸部后方的肌肉就要勞累。肌肉的范圍上至后腦勺、下至第七胸椎(兩側肩胛骨下極的中央)、兩側是肩部和肩胛骨內緣,所以可以導致后腦勺疼、或是頭痛,也可以導致胸
背痛。這種勞累是累哪塊肌肉、哪塊肌肉就難受(酸、脹、沉、緊,個人感受不一樣)。
但是其它部位沒事。相似的是仰臥起坐,可以累得腹肌酸痛,可腿腳一點事情也沒有。
難受的特點是越活動越舒服、越暖和越舒服、越打越舒服。
按摩、理療、
拔罐子、熱水洗澡、膏藥、西藥的解痙鎮(zhèn)痛都可以緩解難受,但無法根除疾?。驗闆]有辦法治“老”、也沒有辦法治“累”。所謂治療都是緩解癥狀,而非治療病因。這些治療也很重要,的確挺也難受,緩解了難受,還得去忙碌工作、生活。
正在難受,就需要休息。誤區(qū)是在床上、沙發(fā)上“窩著”看書、看電視--四肢在休息,頸部還是“窩脖”、腰部還是“弓著”,還在勞累。
待癥狀緩解,需要注意三件事。
1、姿勢好。電腦抬高,書抬高,人坐低,保證坐直、平視。看電視時、開車時頸后墊枕--好的沙發(fā)、汽車靠背都前凸,頂起腰部和頸部。睡覺時低枕、硬床(硬的席夢思即可)。可以讓家人、同事幫助你糾正坐姿和工作習慣。
2、勤活動。干家務、看電視、織毛衣、打乒乓球別長時間,開車、看電腦半小時動一動、轉一轉,一小時起來走一走。
3、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如蛙泳、小燕飛、頂墻(直立靠墻、后腦勺頂墻,用力5秒鐘,放松5秒鐘,明天一共200次)。
骨質增生沒有辦法治療。這是老化、衰老,如同白頭發(fā)、皺紋,總的趨勢是越來越重、越來越老。到60~70每個人都增生,并不等于每個人都難受、有病。通過頸部肌肉鍛煉,頸部僵直、反弓可能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