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一下鞋底,頸腰椎及骨骼健康居然寫在鞋底上!
摘要: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兩腿的膝關節(jié)向里靠攏,導致小腿向外彎曲。這種走路方式容易導致關節(jié)扭傷和損傷,長期受力不均也會導致膝蓋外軟骨磨損,引發(fā)關節(jié)炎。
鞋子,對于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一年365天,每天都要穿的東西,當然,更換的速度也很勤快。但你一定不知道,我們所穿的鞋子的磨損情況竟然與我們身體健康有關系。那什么樣的磨損情況預示著身體的什么疾病呢?
鞋底哪里先磨損?不太了解或者不注意的,請您趕快低頭,翻過鞋底看一看。正常的鞋底,應該是前掌后跟內外側均勻磨損。鞋底的磨損狀況往往是一些骨骼脊柱疾病的指征之一,反應走路時腳底著力的情況,磨損不均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哦。
鞋底內側磨損較大
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兩腿的膝關節(jié)向里靠攏,導致小腿向外彎曲。這種走路方式容易導致關節(jié)
扭傷和損傷,長期受力不均也會導致膝蓋外軟骨磨損,引發(fā)
關節(jié)炎。其中,情況嚴重的被稱為X形腿,也就是俗稱的“外八字”。
在外八字中,還有一些人因為小時候總是在屁股上打針,導致患上臀肌攣縮綜合征,這些人鞋底磨得也很嚴重。自己可以簡單做個試驗,并膝下蹲,如果無法蹲下,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鞋底外側磨損較大
這類人群多半是兩腿的膝關節(jié)向外分離,導致小腿脛骨向內翻轉一定角度。如果嚴重的話,就是所謂的O形腿或“內八字”。長期內八字走路,腳趾的向外的角度也會變大,使得膝蓋外移,雙腿變形。隨著你的年齡增長,膝關節(jié)會更加疼痛,關節(jié)也會慢慢老化,導致腰椎不舒服等情況發(fā)生。
鞋底磨損不對稱
這種情況多是因為雙膝受力情況不均,最典型的癥狀就是雙腿長短不一。長短腳的成因除先天性外,還可能是骨盆傾斜、甚至
髖關節(jié)半脫位。此外,雙腿長度不同,走路動作也不一樣,左右腳的鞋底磨損程度通常也不同,長腿那只腳鞋底磨損小,短腿那只腳鞋底磨損大。
鞋底整體磨損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鞋底磨損幾乎一致,那估計你是平底足。舉例說,征兵體檢時,應征者會被要求脫掉鞋子,踩上水在地面站出個印子。如果是平底足,就是一個完整的腳印。由于平底足是先天畸形,腳的彈性小,加上腳中心直接接觸地面,壓迫神經,走路時間長會疼,所以會被淘汰。而正常的腳有腳弓,腳印的內側是空的,只有腳前掌、后跟和外側。而平底足就是一個光板,腳前掌、腳心、外側和后跟都能顯示出來。
鞋底磨損過快
其實大多數人的鞋底都會磨損,但并不是說這些人都有骨骼肌肉方面的問題,但是,一雙鞋3個月內磨損20%-30%基本可判斷身體出了問題。這類人群應盡快到運動醫(yī)學科或康復醫(yī)學科進行診斷。常見的原因,有髖關節(jié)疾病,像先天性髖關節(jié)半脫位、髖關節(jié)
發(fā)育不良、
脊柱側彎等。
有學者認為這樣的說法有一些偏頗,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運動量和運動習慣也不一樣,磨損速度也會不一樣。所以,還要看對稱性,只要左右磨損是對稱的,磨損不是特別夸張,就不必太在意。如果對稱性不好,那真的就要注意了。
鞋底的正常磨損
正常人步行,鞋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磨損,而且磨損位置多集中于后跟外側,這是為了保持更好的平衡性,大多數人走路時腳掌呈輕微的外八字形,從而造成了后跟外側作為著力點,帶來了被動磨損。正常人的這種外八字走姿,角度一般在10-20度之間,超過30度則需引起警惕。
通常情況下,如果新買的鞋子,半年磨掉20%以內,一般視為正常的。如三個月就達到百分之二十,說明你的身體可能已經出現(xiàn)某些健康問題,應該及時去醫(yī)院檢測、治療。
如何走路不費鞋?
為了讓自己走路標準、優(yōu)美,而又不費鞋,走路姿勢很重要。正確的走路姿勢應當是抬頭挺胸,微微收腹,雙腳邁步時腳尖應向前,盡量減少向內或向外偏,落腳時應是前腳掌先落地。對于走路節(jié)奏上也應做好調整,尤其是女性不應有小碎步、拖拉著腳后跟的走法,這樣不僅會讓鞋跟有磨損,還會影響骨骼的生長和發(fā)育,導致步態(tài)不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