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以"人之形為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為立法之根本。象其形,取其意,務(wù)須符合拳理,服務(wù)拳法。
形意拳,很多人研究的就是一招一式,但形意拳一共就那么點(diǎn)招式,最初就三招,后來演變出五行,再后來才有的十二形,顯然動作本身并不是主要的,關(guān)鍵是每個動作所代表的內(nèi)涵以及每個象形動物所特點(diǎn)。
五行、十二形,各取一手特技以為技擊之妙用。五行中的劈拳,猶如巨斧劈材一般,其斧勢之霸氣,應(yīng)用于拳中和拳勢之變化中。
十二形之龍形,取雕龍倒映于水中隨波舞動之形而立法為拳的,譜稱"龍有升降之形,搜骨之法,抓擊之能";
十二形之虎形,取猛虎伏身離穴之勢,捕食之勇;
十二形之猴形,猴,性敏而精靈,取猴伸縮之法,縱跳之靈,攫取之能而為拳;
十二形之馬形,馬形取烈馬疾蹄之功,沖鋒陷陣之勇而為拳;
十二形之燕形,燕,性敏而輕捷,取燕子抄水之特技而為拳。
形意拳十二形各拳都以"象形取意"為其拳理,形式簡單而意義深刻,動作不繁而功用無窮。
古譜中所說的"形如槐蟲,起如挑擔(dān)"則是形意拳起落進(jìn)退的基本法則之一。
如果為"象形"而"取其形",就失去了象形取意(技擊)的基本意義,顯然不符合形意拳拳法要求。
以上就是形意拳的"象形取意"的事實(shí)和奧秘,供大家參考,我們會陸續(xù)推出形意拳的相關(guān)文章,敬請大家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