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業(yè)內人士向《新聞夜航》欄目爆料了一些袋裝熟食方面的內幕,我們的記者也對此展開了調查。調查發(fā)現,哈爾濱市鄉(xiāng)巴佬系列塑封熟食在產品變質返廠后,用色素浸泡大鍋蒸煮后繼續(xù)銷售。
在哈爾濱市的一些大型食品批發(fā)市場,一種鄉(xiāng)巴佬系列的塑封熟食很暢銷,一位攤主說,一只雞爪子的批發(fā)價八毛三,如果出現質量問題,他們還包退包換。可是這些變質的熟食熟食返到廠家,廠家要怎么處理呢?
一位在熟食廠干活的工人,拍了一些工廠內的照片,介紹了經銷商把退回去的熟食送回廠后重新加工的過程。“個體戶將變質漲袋的熟食返回后,袋里發(fā)臭的東西,我們撕開,再回鍋,再重新裝袋兒。這些就是返回廠以后,雞爪子我們撕下來的袋子,然后扔出去,臭雞爪子我們就返回鍋里面。”
這家振興食品廠主要生產雞腿、鹵蛋、雞脖子、雞爪子,每天都產量都在三四百箱左右。
工人李延慶稱,在他看來熟食加工的過程很不衛(wèi)生,原料遍地都是,雞爪被色素泡的通紅。雞爪之所以看起來很大,也是浸泡的緣故。
工人牛莉說,雞爪有色素是肯定的,一般辣椒沒有這么紅。我們不敢吃,我們也不能吃。
外人想找到這家振興食品廠并不容易,這家食品廠在一個很隱蔽的地方并且沒有任何牌匾和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