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在廣東率先啟動親屬活體腎移植手術以來,該院共成功實施該類手術400多例,作為患者的救命腎臟,超過60%來自母親,其次是父親。由子女反哺父母的腎器官捐獻也有,但不足10%。令人興奮的數(shù)據(jù)是,子、女接受手術后,1年人/腎存活率在100%。
母親:女兒你要好好活著
64歲的母親李春秋和女兒楊俊,去年完成了活體腎移植手術。由于個頭矮小,在講臺上分享器官移植經(jīng)歷時,她被講臺上的花束遮掩住臉龐。“不要人看到我,能聽到我說的話就好……”她在進行了腎臟摘除后,曾出現(xiàn)了感冒、肺炎和嚴重的腹痛。倒是給女兒的腎臟很快開始工作,幫助30多歲的女兒擺脫了透析。
“女兒啊,珍惜你的生命,你要好好地活著”,李春秋祝愿女兒。
“近十多年的親緣活體腎移植手術中,我總能看見人性善的正能量,類似的感人故事不斷上演。”醫(yī)院腎移植科主任潘光輝教授說道。
為救大學生兒子母親捐腎
22歲的大學生范卓潮曾是一名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患者。每周必須進行3次以上的血液透析。小范家在高要農(nóng)村,高昂的透析費用對于這個本身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是不小的經(jīng)濟負擔。
母親得知可以通過親屬捐腎的方式來挽救兒子的生命后,毅然來到了廣醫(yī)二院。最終,母親的配型成功了。小范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組織發(fā)動捐款,為他們送來了移植的手術費用。
一年前的4月24日,小范在醫(yī)院腎移植科接受了母親捐腎移植手術,術后恢復順利。小范的母親今年50歲,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的起居飲食,她與兒子共同租住在校外的出租屋內(nèi),空余時間手工編織草席換取點生活費。
潘光輝表示,和傳統(tǒng)的尸體腎移植相比,親屬腎移植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
有較理想抑制排斥反應療效和藥物耐受性,提高腎移植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依從性,減少因藥物副作用而導致的移植物功能喪失。可與環(huán)孢素和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同時應用。
健客價: ¥900適用于接受腎移植的患者,預防器官排斥。 建議與環(huán)孢素和皮質(zhì)類固醇類聯(lián)合使用。
健客價: ¥4951.預防肝臟或腎臟移植術后的移植物排斥反應。 2.治療肝臟或腎臟移植術后應用其他免疫抑制藥物無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應。
健客價: ¥8881.預防肝臟或腎臟移植術后的移植物排斥反應。 2.治療肝臟或腎臟移植術后應用其他免疫抑制藥物無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應。
健客價: ¥1329本品可用于預防同種腎移植病人的排斥反應,及治療難治性排異反應。本品可與環(huán)孢素和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同時應用。也可與他克莫司同時應用。
健客價: ¥309本品可用于預防同種腎移植病人的排斥反應,及治療難治性排異反應。本品可與環(huán)孢素和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同時應用。也可與他克莫司同時應用。
健客價: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