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血糖,需不需要洗手?
在采血前用溫水或中性肥皂洗凈雙手,反復搓搓準備采血的手指,直至血運豐富,或在采血前將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然后使用75%的酒精消毒指腹(多選用無名指指腹,因其血管豐富而神經末梢分布較少,不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待干后采血。
特別提示糖友,采血時千萬不要擠壓手指,擠壓使血量充分的同時組織液也被擠出,造成血液稀釋,從而使血糖過低。
2.測血糖,扎哪個手指最好?
血糖檢測時十個手指頭都可以,但是在手指頭上具體要扎的位置是手指的兩側。因為兩側血管比較豐富,而中間指肚這個位置神經比較豐富,如果老扎指肚這個位置,會造成疼痛感加強,所以鼓勵患者扎兩側。
最提倡的還是后三個手指頭,包括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因為這三個手指頭在人體的運用上來講,運用得相對較少。
3.一旦得了糖尿病,是不是要終身不停的測血糖?
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后,即使糖尿病癥狀消失(或減輕很多),糖友也不能停止測血糖。千萬不要馬虎,以為癥狀消失了就可以吸煙喝酒胡吃海喝。
癥狀消失后也要定期監(jiān)測。血糖癥狀消失是件好事,這時,糖友可以減少糖尿病監(jiān)測頻率,比如每周測一天,記錄空腹、餐后2小時和隨機血糖值。并且每三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4.空腹血糖,到底是什么時候?
測空腹血糖時間很關鍵。嚴格地講,只有過夜禁食8~12個小時后并于次日早晨8點之前釆血所測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超過12小時的超空腹狀態(tài)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稱之為空腹血糖,其結果可能因空腹時間太久而偏低,當然也可能偏高(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即蘇木吉反應)。
一般來說早晨6~8點測定的血糖才是標準的空腹血糖。
5.餐后血糖,是吃完飯什么時候?
很多人以為餐后2小時血糖=飯后2小時血糖,這是誤區(qū)。
其實,餐后2小時血糖指從吃第一口飯算起,到2小時采血所測的血糖值,但不少患者錯誤認為是從進餐結束后才開始計時。正常情況下,餐后0.5~1小時血糖升至最高,餐后2小時血糖應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
6.測血糖,扎手指后出血不多怎么辦?
測血糖,扎手指后出血不多,把血擠出來?很多患者操作時會選擇擠手指血。但擠壓手指時,一部分組織液也隨之被擠出,也會導致血糖結果存在偏差,因此最好是重新扎一次。
7.測試紙沒有及時使用,下次可以繼續(xù)用嗎?
不可以繼續(xù)使用。試紙條很容易受到溫度、濕度、光線、化學物質和空氣氧化的影響而發(fā)生變質,而一旦試紙變質,將會嚴重影響檢測結果。
測試紙過早取出會影響測得值的準確性,測試片取出后應在5分鐘內完成測試。測試片應存儲在原包裝瓶內,取出后及時蓋好,防止灰塵吸附或潮濕,手指不能觸碰測試區(qū)。
8.檢查前可以暫停使用降糖藥嗎?
很多糖尿病患者告訴醫(yī)生,他們第二天要到醫(yī)院化驗血糖的時候都提前把降糖藥物暫停,原因就是想看一看停藥以后血糖有多高。
其實這是錯誤的,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去醫(yī)院檢查空腹血糖還是餐后血糖,都不應該停藥。
檢查空腹血糖時,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應當照常應用;檢查餐后2小時血糖時,當餐的藥物(包括胰島素)也應當照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