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鼻炎高發(fā)期,現(xiàn)分享幾則基層特效鼻炎方治鼻炎,一學就會!一用就靈!供大家交流。
鼻炎分急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干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癥性疾病,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癥性疾病。
鼻炎臨床表現(xiàn)為以鼻腔粘膜腫脹、分泌物增多、無明顯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續(xù)數(shù)月以上或反復發(fā)作為特點。有傳染性,四季均可發(fā)病,但冬季更多見,即平常所說的“感冒”“傷風”。
一、癥狀
1.全身癥狀:常繼上感或急性鼻炎之后,出現(xiàn)畏寒發(fā)熱,周身不適,食欲不振,小兒可有嘔吐、腹瀉、咳嗽癥狀多數(shù)人有頭痛、食欲不振、易疲勞、記憶力減退及失眠等。
2.局部癥狀:
?。?)鼻塞:鼻塞特點為間歇性。在白天、天熱、勞動或運動時鼻塞減輕,而夜間,靜坐或寒冷時鼻塞加重。
鼻塞的另一特點為交替性。如側臥時,居下側鼻腔阻塞,上側鼻腔通氣良好。鼻塞,間或有嗅覺減退、頭疼、頭昏、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等癥狀。
?。?)多膿涕:常為黏液性或黏膿性,偶成膿性。膿性多于季發(fā)性感染后出現(xiàn)。
?。?)嗅覺下降:多為兩種原因所致,一為鼻粘膜腫脹、鼻塞,氣流不能進入嗅覺區(qū)域;二為嗅區(qū)黏膜受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嗅覺功能減退或消失。
?。?)頭痛、頭昏:慢性鼻竇炎多表現(xiàn)為頭沉重感。頭痛其特點是:
部位性:前組鼻竇——位于頭顱表面;后組鼻竇——于頭顱深部。
時間性:額竇——呈周期性,上午重,下午輕。上頜竇——上午輕,下午重,潛伏期一到三天,病程約7—10天。
二、病因
病因:全身抵抗力下降+鼻腔炎癥,鼻腔炎癥的產(chǎn)生:各種原因使相互對應的鼻粘膜接觸在一起,使粘膜表面的纖毛運動停止,吸入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清除,局部生長繁殖,經(jīng)竇開口蔓延到竇腔。
致病菌:球菌(主)、桿菌(次)、厭氧菌,還有混合感染。
1、鼻粘膜易感性,易感性的產(chǎn)生源于抗原物質的經(jīng)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粘膜組織中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的數(shù)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
現(xiàn)已證實,變應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中上述細胞數(shù)量不僅高于正常人,且有較強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F(xiàn)已正是,變應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中上述細胞數(shù)量不僅高于正常人,且有較強釋放化學介質能力。
2、抗原物質,刺激集體產(chǎn)生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改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粘膜,便與相應的抗體結合而引起變態(tài)反應。
引起本病的變應原按其進入人體的方式分為吸入性和食入性兩大類。
?。?)吸入性變應原:①花粉②真菌③屋塵螨④動物皮屑⑤室內塵土;
?。?)食入性變應原:指由消化道進入人體而引起鼻部癥狀的變應原物質。其作用于鼻粘膜的方式十分復雜,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類、魚蝦、肉類、水果,甚至某種蔬菜都可成為變應原。
三、檢查與診斷
病史:急性鼻炎后癥狀加重(全身、局部)。
檢查:
1.局部紅腫壓痛:
額竇──前額、眶內上角;篩竇──鼻根;上頜竇──尖牙窩。
2.前后鼻鏡檢查:
?。?)鼻粘膜充血腫脹;
(2)鼻道積膿:前組鼻竇位于中鼻道;后組鼻竇位于上鼻道或蝶篩隱窩。有條件的作鼻腔內窺鏡檢查。
3.口腔檢查:
齒源性上頜竇炎查出病齒。
4.鼻竇X線片:
示鼻竇粘膜增厚、竇腔密度增高、上頜竇可見液平面。
5.穿刺沖洗法:
擬診上頜竇炎,在抗菌素控制下,退燒后可用,觀察有無膿液,有診治之功效。
四、一般治療
治療原則:去除病因,通暢引流,控制感染和預防并發(fā)癥。
1.同上感。
2.控制感染:及時全身應用足量抗生素很重要,以防轉為慢性,避免產(chǎn)生并發(fā)癥。
3.局部治療:基本同急性鼻炎。
?。?)體位引流;(2)上頜竇穿刺沖洗;(3)理療:局部熱敷,短波透熱,紅外線照射等,以促進炎癥消退,減輕癥狀。
4.病因治療:如鼻中隔矯正術,治療牙疾等鄰近病灶。
鼻炎的特色中醫(yī)藥療法
一、鼻炎:
特點是“早晚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癢、眼癢…等,鼻子過敏之癥。”
處方組成:茯苓30g、桂枝15g、白術12g、炙甘草8g加荊芥15g、石菖蒲12g、蟬蛻10g、木賊9g。
煎服一天三次。同時配合用“金匱腎氣丸”和“后愛紅參氣血湯”。
二、過敏性鼻炎驗方:
處方組成:蒼耳子、辛荑、赤芍、川芎、枸杞子、熟地、當歸、桑寄子、酸棗仁各10g,附子、防風各6g。
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肖某,男,29歲。鼻塞,鼻癢,流清稀鼻涕,常打噴嚏已2年。常感頭痛,耳鳴,氣喘,四肢無力,腰酸,神疲氣弱,睡眠亦不好,肢冷,自汗,全身發(fā)癢。檢查見鼻腔粘膜蒼白,腫脹,鼻道不通,有多量清稀鼻涕。舌皸裂,苔薄白,舌質淡紅,脈沉細。給以“蒼耳辛荑湯”服用,服藥2劑,病情明顯好轉。于上方中再加肉桂繼續(xù)服用,共服藥6劑,病獲痊愈。
三、鼻炎膏:
鼻炎膏:青黛10g、炒蒼耳子10g、黃芩10g、鵝不食草15g、白芷10g、辛夷10g、細辛5g、冰片5g、丁香10g、皂角10g,上藥研極細末,凡士林調糊狀,用棉簽沾藥在鼻腔內敷一圈,一天數(shù)次。治療各類鼻炎、鼻甲肥大,效果好。
四、鼻炎方治慢性鼻炎:
處方:柴胡10g,薄荷12g,黃芩10g,川芎10g,細辛3g,辛夷花15g,荊芥穗12g,龍膽草6g,桔梗10g,瓜蔞皮15g,白芷12g,枳殼10g,甘草6g。
用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取汁分3次服,連服10劑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可臨床治愈,每天每次煎藥取汁后,乘熱氣熏鼻腔1~3次。
五、多涕癥:
多涕癥:豬牙皂20g、水蛭15g、細辛15g、冰片6g、鵝不食草8g、麝香1g、研細用紅霉素軟膏香油攪拌即可棉簽沾藥在鼻腔內敷一圈,一次起效。
本品為組胺H1受體拮抗劑,適用于鼻炎成人所患的鼻炎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癥、癢疹、伴有瘙癢的尋常性銀屑病及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的防治。
健客價: ¥25治療季節(jié)性和常年性的鼻炎過敏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預防鼻息肉切除后鼻息肉的再生,對癥治療鼻息肉。
健客價: ¥65鼻炎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花粉癥)和常年性過敏性鼻炎。
健客價: ¥49.5預防和治療常年性及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也可用于血管舒縮性鼻炎。
健客價: ¥52用于鼻炎,疏風清熱,宣肺通竅。用于鼻炎,急鼻淵(急性鼻竇炎)屬外邪犯肺證,鼻炎,鼻炎癥見:前額或顴骨部壓痛,鼻塞時作,流涕粘白或粘黃,或頭痛,或發(fā)熱,苔薄黃或白,脈浮。
健客價: ¥16.8用于鼻炎,緩解鼻炎過敏性鼻炎有關的癥狀,如噴嚏、流涕、鼻癢、鼻塞以及眼部癢及燒灼感??诜幬锖?,鼻和眼部鼻炎癥狀及體征得以迅速緩解。亦適用于緩解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癥狀及體征。
健客價: ¥18.5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18清熱解毒,宣肺通竅,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
健客價: ¥23.5清熱消炎,祛風通竅。用于治慢性鼻炎引起的噴嚏、鼻塞、 頭痛、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
健客價: ¥10清濕熱,通鼻竅,疏肝氣,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亦可用于急性傳染性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
健客價: ¥12清熱解毒,活血祛風,宣肺通竅之功效。主治風熱犯肺,內郁化火,凝滯氣血所致的鼻塞,時輕時重,鼻癢氣熱,流涕黃稠,或持續(xù)鼻塞、嗅覺遲鈍;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1.5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疏風,清肺熱,通鼻竅,止頭痛。用于風熱型鼻疾,包括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
健客價: ¥8.5清熱解毒,宣肺通竅,消腫止痛。用于風邪蘊肺所致的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
健客價: ¥17.5散風,清熱。用于小兒慢性鼻炎。
健客價: ¥11.5祛風清熱,宣肺通竅。用于傷風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過敏性鼻炎)、鼻淵(鼻竇炎)。
健客價: ¥9散風固表,宣肺通竅。用于風熱蘊肺、表虛不固所致的鼻塞時輕時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0清熱消炎,祛風通竅。用于治慢性鼻炎引起的噴嚏、鼻塞、 頭痛、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
健客價: ¥13.8疏風清熱、活血驅瘀、祛濕通竅。用于外感風邪、膽經(jīng)郁熱、脾胃濕熱而致的傷風鼻塞、鼻窒、鼻鼽、鼻淵(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健客價: ¥11祛風宣肺,清熱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風熱蘊肺證,癥見鼻塞、流涕、發(fā)熱、頭痛。
健客價: ¥20清熱消炎,祛風通竅。用于治療慢性鼻炎引起的噴嚏、鼻塞、頭痛、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
健客價: ¥8散風固表,宣肺通竅。用于風熱蘊肺、表虛不同所致的鼻塞時輕時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30清濕熱,通鼻竅,疏肝氣,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亦可用于急性傳染性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
健客價: ¥20發(fā)表散風,清熱解毒,宣肺通竅。用于慢性鼻炎,鼻竇炎。
健客價: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