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由結核菌引起的慢性病,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150萬人死于結核病,一年中,結核病人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感染10-15人,不治療,三分之二的人可能會危及到生命......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防治?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結核???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俗稱癆病,可以發(fā)生在身體很多部位,最常見的是肺結核。肺結核是我國發(fā)病、死亡人數最多的重大傳染病之一。它的主要癥狀是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或伴有午后低熱、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等。
結核病是怎么傳播的?
結核病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傳播源主要是痰里有結核菌的病人。當傳染性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會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被健康人群吸入可造成感染。感染結核菌的人群當中只有5%-10%的人在其一生中某個階段發(fā)病,是否發(fā)病主要與感染細菌的數量、毒力和人體免疫力有關。
早發(fā)現(xiàn)、堅持治療
肺結核病人應到專業(yè)的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正規(guī)的抗結核治療和管理,堅持早期、聯(lián)合、規(guī)律、全程、足量的規(guī)范治療6-8個月,絕大部分病從是能夠治愈的。
結核病的自我檢測——七分篩檢法
咳嗽兩周 (2分)
咳嗽有痰 (2分)
胸痛 (1分)
沒有食欲 (1分)
體重減輕 (1分)
若有上述癥狀,合計5分以上請盡快就醫(y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