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7日,廣東省今冬共報告25例H7N9流感病例,分別來自9個地市,廣州市則尚未有病例報告。記者27日從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近期已從廣州市內3個區(qū)的肉菜市場中檢測到H7N9病毒,廣州也存在散發(fā)病例的風險。
廣州活禽集中屠宰試點顯成效
截至1月27日,今冬廣東報告H7N9流感病例的地市包括東莞、梅州、深圳、肇慶、汕尾、河源、汕頭、潮州及揭陽,共25例。香港也在上月報告了今冬首例病例。在2014年1月上旬,廣州就出現了當年冬天首例H7N9病例,而今年冬天廣州尚未報告病例。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智聰介紹,2014年12月以來,疾控部門加強了對肉菜市場、候鳥棲息地等場所外環(huán)境的H7N9病毒監(jiān)測,每周都會采樣100多份,結果顯示陽性率(檢出H7N9病毒的樣本率)比今冬已出現病例的各地市都要低得多。他表示,這說明廣州從去年5月開始的活禽集中屠宰、生鮮上市的試點工作,對降低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風險有顯著效果。
不過他同時提醒,廣州并非不存在發(fā)生H7N9病例的風險。在元旦前后的抽樣檢查中,越秀、天河、海珠都分別有肉菜市場檢出H7N9病毒,越秀的肉菜市場是參與試點、正銷售光雞的市場,天河、海珠的是非試點市場。“從防控的角度看,光雞的安全性相比生鮮雞還是要低些。因為生鮮雞是工業(yè)化生產,從養(yǎng)殖場直接到工廠宰殺后配送。而光雞往往是從養(yǎng)殖場到批發(fā)市場再到私人家中宰殺,中間流轉的環(huán)節(jié)會和其他禽類混雜,安全性不如生鮮雞。因為在過往的監(jiān)測中就已發(fā)現,批發(fā)市場的H7N9檢出率比養(yǎng)殖場高,零售肉菜市場的檢出率又比批發(fā)市場高。”
周邊省市逐漸出現H7N9流感病例,楊智聰呼吁廣州市民支持“活禽集中屠宰、生鮮上市”工作,而在目前具體方案未出臺時,從業(yè)人員應該繼續(xù)做好肉菜市場管理,落實到“1110”措施,即一天一清洗、一周一大掃除、一月一休市、活禽不過夜。
建議重點人群
提前接種疫苗
據報道,香港已經進入流感季節(jié),過去3周季節(jié)性流感已經在香港造成超過40人死亡。記者了解到,近3周廣州流感監(jiān)測哨點醫(yī)院門診的流感樣本病例所占比例分別為4.3%、4.3%、5.5%,最新結果略超5%的警戒線。
“但是,我們采集的100多個病例樣本檢測后,發(fā)現其中并沒有流感病例,由此看來廣州還沒到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楊智聰介紹,按照往年規(guī)律,每年3月份才是廣州的流感高峰,估計在過年后才會慢慢提升,但今年氣候的特殊性可能會有所變化。他建議,老人、小孩等易感冒人群以及養(yǎng)老院護工、幼兒園教師等提前接種流感疫苗,當有足夠多的人擁有免疫力時,可以在人群中形成屏障,減少流感傳播。
深圳梅州各報告1例H7N9病例
廣東省衛(wèi)生計生委1月27日通報,深圳、梅州市分別報告1例H7N9病例。
病例盧某,女,75歲,有高血壓病史,現住深圳市龍華新區(qū)。1月26日確診為H7N9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在深圳市的定點醫(yī)院收治住院。病例劉某,女,62歲,有高血壓病史,現住梅州市梅江區(qū),1月26日確診為H7N9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在梅州市的定點醫(yī)院收治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