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很多人都喜歡用熱水泡腳,糖尿病人也不例外。但由于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經(jīng)病變,對于泡腳的方式有很多講究,如果方法不正確正確不但不利于腳部的保養(yǎng),反而有害。那么,糖尿病足患者該如何讓泡腳呢?
“糖友”泡腳的水溫不宜過高,以37℃為宜。
因為水溫過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zhì)層干燥甚至皸裂。因此泡腳前先用手或溫度計試水溫,然后再把腳放進水里,也可一邊泡腳,一邊加入溫水。
“糖友”空腹、飯后都不宜泡腳。
因為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轉(zhuǎn)而流向下肢,影響消化系統(tǒng)供血。
此外,在泡腳的過程中身體還會消耗很多熱量,空腹狀態(tài)下糖元貯量較少,這時泡腳容易使血糖過低,因而空腹時泡腳也不宜。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15~30分鐘為宜,臨睡前效果更佳。
“糖友”不要用刺激性藥水泡腳
如果使用中藥泡腳,要用用木盆或搪瓷盆,以免影響藥物的療效;如果腳部有傷口就不要泡腳,每次泡腳前后,糖尿病患者都應(yīng)仔細檢查足部,一旦發(fā)現(xiàn)足部膚色變暗、紅腫、干裂、破潰等,須立即就醫(yī)。
洗完腳后用吸水毛巾擦干,保持足部溫暖干爽
每次洗完腳后,可對足部進行按摩,但動作務(wù)必要輕柔。對于干燥皮膚,可涂上凡士林等含油脂高的護膚品,再裹上一層保鮮膜,可持久滋潤,緩解干燥。需要修趾甲的糖友,也必須在泡腳后趾甲較軟時方能修剪,趾甲要平剪,不能剪成圓形,以免傷及甲溝。
冬季天氣干燥,許多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腳后跟容易龜裂,如果不注意保養(yǎng),容易發(fā)生糖尿病足病變。
“糖友”可以通過泡腳進行養(yǎng)生,但也要注意水溫要適中、浸泡時間不能太長,空腹、飯后的狀態(tài)下泡腳均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