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中已經(jīng)給大家講解了糖尿病足的基本概念和截肢的定義,那么這次本文會給大家介紹糖尿病足流行病學、病變特點及預后。
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學
1
國外流行病學
(1) 在所有的非外傷性低位截肢手術中,糖尿病患者占 40%~60%。
(2) 在糖尿病相關的低位遠端截肢中,有 85%發(fā)生在足部潰瘍后。
(3) 在糖尿病患者中.5 個潰瘍中有 4 個是因為外傷而誘發(fā)或惡化。
(4) 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潰瘍的患病率為 4%~10%。
2
國內(nèi)流行病學
(1) 我國多中心資料為 50 歲以上糖尿病人群下肢動脈病變的比例為 19.47%.。
(2) 單中心研究 60 歲以上糖尿病人群下肢動脈病變的比例為 35.36%。
(3) 北京地區(qū)多中心研究 2 型糖尿病下肢
血管病變發(fā)生率高達 90.8%.其中重度以上者占 43.3%。
(4) 糖尿病患者的雙下肢病變呈對稱發(fā)展。
糖尿病與周圍血管病變
1
血管因素與糖尿病的關系
(1) 周圍血管病變是影響糖尿病足潰瘍預后的最重要因素。
(2) 周圍血管病變通??梢杂煤唵蔚呐R床檢查發(fā)現(xiàn):皮膚顏色及溫度、足背動脈搏動、踝部血壓測定。
(3) 采用非侵人性血管檢查可以評估糖尿病足潰瘍治愈的概率。踝部和偶爾的趾部血壓測定可能會因為動脈中層鈣化而出現(xiàn)不準確的評估結(jié)果。
(4) 由于缺血引起的靜止性疼痛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會因為合并周圍神經(jīng)病變而消失。
(5) 微血管病變不是足潰瘍的主要原因。
(6) 保守性治療措施包括步行計劃 (如果不存在足潰瘍或壞疽的話)、恰當?shù)男m、戒煙以及積極治療高血壓和高脂血癥。
(7) 血管重建之后。血管再通率和肢體獲救率在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患者之間無差別。因此,糖尿病不能作為拒絕血管重建的理由。
糖尿病患者的
動脈硬化主要包括動脈
粥樣硬化和動脈中層硬化。前者所引起的缺血是由于動脈狹窄和阻塞引起:后者是動脈中層鈣化使血管形成堅硬的管道。因此,動脈中層硬化不會引起缺血,但硬化的動脈嚴重干擾動脈血壓的間接測量。微血管病變不是皮膚損傷的主要原因。
2
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特點
在糖尿病足國際臨床指南中,明確了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硬化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①更為常見;
?、诎l(fā)病年齡更?。?/div>
?、蹮o性別差異;
?、芏鄠€節(jié)段發(fā)生病變;
?、莶∽儼l(fā)生在更遠端 ( 主動脈一髂動脈幾乎不累及 )。
在我們國內(nèi)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特點。
糖尿病足的預后
意大利有一科研小組對 1107 例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患者進行了為期 8 年的前瞻性 (多中心) 研究,患者最終的結(jié)局是潰瘍、截肢和死亡。決定糖尿病足潰瘍預后的因素復雜,而早期有效的治療決定預后,因此我們必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