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糖尿病足患者來說,泡腳方式如果不正確,不但不利于腳部的保養(yǎng),反而還會造成糖尿病足的惡化。那么,糖尿病足患者泡腳時應(yīng)該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由北京瑞京糖尿病醫(yī)院的糖尿病足權(quán)威專家對這個問進行解答。
1.不宜飯后泡腳。
糖尿病足患者不宜飯后馬上泡腳,最好飯后1小時再泡。對于老年人患者來講,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15~30分鐘為宜,期間可以續(xù)水,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溫不宜過高,也不可過低。
2.最佳水溫37℃。
糖尿病足患者泡腳時,水溫不宜過高,以37℃為宜。因為水溫過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zhì)層干燥甚至皸裂。因此泡腳前先試好水溫,手指感覺溫和即可,然后再把腳放進水里。另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用過熱的水泡腳,因為高溫加速血液流量,短時間內(nèi)增加了心臟、血管的負擔,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凍腳時用熱水泡也不可取,因為此時皮膚、肌肉處于僵硬狀態(tài),用熱水燙腳,溫度從冷到驟熱,溫差巨大,難以耐受,從而加重病情。
3.禁用刺激性藥水泡腳。
糖尿病足患者絕對不可以用刺激性藥水泡腳,如果是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以避免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足部已有破潰傷口的患者不要泡腳,可從觀察足部皮膚顏色、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入手,檢查有無皮膚破損、腳氣、胼胝等,發(fā)現(xiàn)足部表皮破潰時應(yīng)及時到醫(yī)院處理。
4.做好足部護理工作。
糖尿病足患者泡完腳后,應(yīng)當用吸水毛巾輕揉并徹底擦干,保持足部干爽,也可對足部進行按摩,但動作務(wù)必要輕柔。對于干燥皮膚,用植物油均勻涂于足部,并輕輕按摩使之充分吸收,以軟化皮膚、消除鱗屑、防止干裂。修剪趾甲不宜過短,以免損傷甲溝造成繼發(f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