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很多患者需要終身進行藥物控制、控制飲食、合理運動等綜合治療,即便如此,把血糖控制正常了,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高血壓、高脂血癥、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一系列糖尿病并發(fā)癥。
糖尿病前期不治,67.7%的人會發(fā)展成糖尿病
唐先生患糖尿病已經(jīng)兩年多了。由于工作繁忙、精神壓力大,唐先生沒能好好地控制飲食、堅持運動,偶爾還忘記吃藥,因此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他擔心自己會很快出現(xiàn)糖尿病并發(fā)癥。
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四年前,唐先生的單位組織體檢,結(jié)果出來后,報告單上除了寫著他早幾年就患上的高血壓和脂肪肝外,還顯示他的空腹血糖是6.5mmol/l,建議他到內(nèi)分泌科復查。但他認為自己還沒達到糖尿病的標準,因此一直沒有重視。
很多人和唐先生一樣,體檢時看到自己的空腹血糖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就覺得很安全,事實并非如此。空腹血糖超過正常值最高限6.1mmol/l,低于糖尿病診斷標準7毫摩爾/升,就是空腹血糖受損;餐后兩小時血糖超過正常血糖最高限7.8mmol/l,而低于糖尿病診斷標準11.1mmol/l,就是糖耐量減退。這兩種情況都是糖尿病前期,提示患者有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細胞功能缺陷,需要及早通過飲食、運動等干預使血糖恢復正常,否則,高血糖會進一步加劇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細胞功能缺陷,使糖代謝異常加重,最終可能發(fā)展成真正的糖尿病。據(jù)國外報道,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前期者轉(zhuǎn)為糖尿病患者。國內(nèi)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者若不治療,67.7%的人可轉(zhuǎn)變?yōu)樘悄虿 ?/p>
早發(fā)現(xiàn)是關(guān)鍵
很多人在體檢時都會查空腹血糖,這能發(fā)現(xiàn)一部分糖尿病前期者。但是,光定期查空腹血糖還不夠,因為2/3~3/4的糖尿病前期者僅表現(xiàn)為進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如果只定期查空腹血糖,就會使多數(shù)糖尿病前期者漏診。
因此,筆者建議下列患糖尿病風險較大的人群:年齡大于45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分娩過8斤以上的巨大兒的女性、高脂血癥患者、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尿酸高的人、肥胖的人等,應定期檢測空腹和餐后兩小時血糖。
早干預可逆轉(zhuǎn)
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預可使糖尿病前期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8%。
1.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少攝入汽水、薯條等高熱量的飲料和食物,減少米飯、饅頭等主食攝入量,多吃蔬菜、水果。
2.適量運動。以輕度活動開始,根據(jù)個體的耐受能力逐漸增加活動量。
3.通過飲食和運動規(guī)律減重。有研究表明,體重減輕1公斤,糖尿病前期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就能減少16%
4.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癥等。
5.若飲食、運動干預無效,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適當?shù)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