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分為分泌胰島素不足的Ⅰ型和人體對胰島素分泌利用的缺陷為主的Ⅱ型。這兩種缺陷導致血糖水平增高,逐漸損害身體的各個系統,特別是血管和神經。
全球糖尿病聯盟估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3.3億人患糖尿病。截止到2003年,中國已成為糖尿病第二大國,擁有2380萬糖尿病患者。據衛(wèi)生部報告,我國每天增加3000名新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增加120萬。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吃的好了,動的少了,超重的人多了,尤其是中年人,中日友好醫(yī)院內分泌科楊文英教授說,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中年人增加迅猛,照這個速度,到2050年,中年糖尿病患者將占糖尿病患者總人數的一半。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引發(fā)的并發(fā)癥,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真正“元兇”。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涉及到了人體的各個臟器,有學者把糖尿病稱為“百病之源”。糖尿病對微小血管的損傷會導致失明、腎衰竭和截肢;大血管病變會導致心臟病、高血壓及中風,接近75%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死于心血管疾病。
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一個Ⅱ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超過五年,甚至十年,80%的病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治療并發(fā)癥的費用在直接醫(yī)療成本中將占80%左右。沒有并發(fā)癥的治療費用僅僅占到17%。數字說明,在Ⅱ型糖尿病治療上,如果能把并病癥的發(fā)病時間延緩,減少或者晚出現并發(fā)癥會直接大幅度降低Ⅱ型糖尿病的治療費用。
嚴格控制血糖是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根本。根據英國的一項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每下降一個百分點的糖化血紅蛋白就會使糖尿病的死亡率下降21%、心梗下降14%,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下降37%。改善血糖還可以減少21%糖尿病并發(fā)眼疾的風險以及33%患腎病的概率。一項全球范圍內的糖尿病治療結果進展研究顯示,目前常用的傳統藥物格列本脲治療糖尿病保持患者平均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可達33個月,二甲雙胍可達45個月,馬來酸羅格列酮最長,可達60個月。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紀立農教授指出,馬來酸羅格列酮對血糖的持久控制作用與其更有效地改善Ⅱ型糖尿病核心病因的作用一致,包括對胰島素抵抗及β細胞功能的顯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