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已證明空腹血糖<11.1mmol/L(200mg/dl)時,基礎胰島素水平與正常人、糖耐量低減者沒有明顯區(qū)別;餐后胰島素分泌雖有下降,但不低于正常人餐后胰島素分泌的50%,說明此時胰島素功能尚可,不易產生酮癥,可飲食控制治療,此時若不先單純飲食控制,而立即加用SU類降糖藥容易發(fā)生低血糖。
空腹血糖>11.1mmol/L(200mg/dl)時,餐后胰島素水平明顯下降;空腹血糖>19.4mmol/L(350mg/dl)時,餐后胰島素與其基礎胰島素水平沒有明顯區(qū)別,很容易產生酮癥,或轉入非酮性高滲昏迷,必須用胰島素治療。
依據上述結果,一般認為調整更換或聯合應用口服降糖藥物的指標是:
?、倏崭寡?lt;11.1mmol/L(200mg/dl);
②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治療過程中首先要求空腹血糖<11.1mmol/L,當達到這個指標后,就設法達到第二個指標即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若單純控制飲食一個月后仍達不到上述指標者,應加口服降糖藥;若服用一種口服降糖藥已達最大劑量且飲食嚴格控制仍未達到上述兩個指標者,可兩種口服降糖藥聯合應用。若達到上述兩個指標后,要設法進一步調整藥物、飲食及運動量使血糖降至正?;蚪咏K健?/p>
(實習編輯:謝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