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女士問:前不久,患糖尿病的丈夫在一次晚飯前照常吃降糖藥,因那天菜比較合胃口,他稍微喝了點酒。晚飯后他覺得有些頭暈,就躺下休息了。結果半夜丈夫意識有些不太清楚,渾身出汗。我趕緊帶他去醫(yī)院就診,結果側血糖只有1.9毫摩爾/升,隨即注射了葡萄糖,才漸漸恢復意識。醫(yī)生說,以后服降糖藥后不要再喝酒,這是什么原因呢?
楊裕國教授答:引起夜間低血糖的降糖藥,主要是磺酰脲類降糖藥中的中長效類藥物。它們引起夜間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其一,這類藥物作用時間長,排泄慢,且它的代謝產物也有很強的降糖作用;其二,進食量減少時沒有減少用藥量;其三,同時使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藥物,如水鹽酸類或磺胺類藥物;其四,酒內的乙醇能抑制肝臟糖原的輸出,所以飲酒也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的初期臨床表現(xiàn)為交感神經興奮、出汗、心悸、無力、震顫、煩躁、蒼白,然后表現(xiàn)為淡漠?;颊叩亩ㄏ蛄妥R別力逐漸喪失,嗜睡,甚至出現(xiàn)精神失常等,嚴重時,可出現(xiàn)騷動不安、痛覺過敏,兼有陣攣性及舞蹈樣動作或幼稚動作,如吮吸、鬼臉等,繼而瞳孔散大,甚至出現(xiàn)強直性痙攣和陣發(fā)性驚厥,逐漸昏迷、肌張力降低、呼吸漸弱、血壓下降等。需要指出的是,低血糖癥狀會隨著糖尿病病程和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而越來越不明顯,甚至可突然發(fā)生昏迷而無明顯先兆。
預防糖尿病患者在夜間發(fā)生低血糖,首先要做到經常檢測血糖,尤其是睡前血糖水平,并注意觀察早期低血糖征象。同時,患者應根據進食量和血糖水平,及時調整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劑量。其次是不要飲酒,尤其是白酒。要慎用有協(xié)同降糖作用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有肝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口服還是注射胰島素,都宜選用短效制劑。相對而言,糖苷酶抑制劑和二甲雙胍不易引起夜間低血糖。
(實習編輯:謝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