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種牙?先治好你的牙周病再說!
“8020計劃”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于2001年正式提出的,即80歲的老人至少應有20顆功能牙。每個人有32顆恒牙,真正行使功能的牙齒是28顆。當牙脫落1—2顆時,并不會影響全身健康,但牙齒逐漸脫落剩下不到20顆時,就開始影響身體多個系統(tǒng)的功能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8020計劃”目的在于通過延長牙齒的壽命來保證健康和提高生命質(zhì)量。
60%的缺牙只因牙周病
調(diào)查顯示,牙周病患病率在我國高達90%,老年人掉牙有六成是牙周病所引起的。
然而民眾普遍對牙周病缺乏認識,加上牙周病癥狀不太明顯,很多人忽視治療,造成牙齒脫落、缺失。
牙周炎導致的牙齒缺失
目前,市場上缺失牙修復方式主要有三種:種植牙、
烤瓷牙和活動假牙。
相比其他兩種修復方式,種植牙以其修復過程無損鄰牙,修復后無異物感及可與天然牙相媲美的修復效果,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成為越來越多缺牙者理想的修復方式。
牙周病,種植牙失敗的“罪魁禍首”
雖然種植牙的成功率很高,但也不乏有失敗的案例。臨床病例顯示,牙周炎癥是導致種植牙失敗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這里向所有有意做種植牙的缺牙者建議:想種牙,先治療牙周??!
患慢性牙周病的牙齒
牙周病于種植牙有哪些危害
增加種植牙風險和難度
牙周炎若沒有徹底治愈,種植體后期很難與牙槽骨結(jié)合,容易造成種植體松動或脫落。
種植牙需要通過手術(shù)的方式切開牙齦植入種植體,如果沒有徹底治療牙周炎就匆忙接受種植手術(shù),口腔內(nèi)大量細菌會提升手術(shù)感染的幾率,大量細菌的殘留還會造成種植體周圍炎,導致種植失敗。
種植牙植入種植體
種植牙必須有健康的牙周條件
牙周病的
義齒修復必須建立在健康的牙周基礎(chǔ)之上。
且必須完全清除所有與牙周炎有關(guān)的病原刺激,包括菌斑、牙石等,建立起有效的菌斑控制手段,消除或控制牙周袋,防止牙周病再度復發(fā),否則即使種上再好的種植體,也可能徒勞無功。
我們的牙齒就好像一顆牢牢長在泥土里的大樹,樹干立在地面上,樹根深深埋在泥土里。
只是牙根和牙槽骨之間是有千萬根彈性纖維牽拉著的。這些把牙根懸掛在牙槽骨中間的纖維,醫(yī)學上稱之它為牙周膜。
在正常情況下,牙齒可以有一定限度的輕微松動,這種松動多半在咀嚼食物時才能產(chǎn)生,醫(yī)生用器械搖動牙齒時,可以發(fā)現(xiàn)牙齒有一毫米范圍內(nèi)的搖動度。這是一種生理性的運動,它對牙齒本身來說,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牙齒的構(gòu)成
1、牙齒遭到以外的撞傷、跌傷或過度咬傷,都能使牙齒發(fā)生搖動。
這是因為外來過大的力量使牙周膜受了傷,牙齒與牙周膜之間的彈性纖維受到損害,使牙齒發(fā)生松動。
2、牙齦萎縮導致牙齒松動。
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發(fā)生退行性萎縮。炎癥性的牙齦萎縮,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齦紅腫脹痛,刷牙時常見出血。中老年人的牙周組織萎縮后,支持力減弱,就會出現(xiàn)牙齒松動現(xiàn)象。
3、牙周變性也可以引起多數(shù)牙齒松動。
牙周變性多發(fā)生在青年人,是由于牙周組織發(fā)生退行性改變,牙周纖維破壞、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齒松動并且移位。
牙周變性所引起的牙齒松動先發(fā)生在上下前牙和磨牙,由于牙齒移位,原來排列整齊的牙齒變稀,上前牙向外突出、牙齒之間產(chǎn)生縫隙,進而越來越嚴重引起牙齒松動。
4、雖然衰老并不是引起牙齒松動的主要原因,但我們都知道牙齒衰老的一個主要信號就是松動牙增多。
牙周病導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齦萎縮,直接的后果就是牙齒松動、縫隙變大、食物嵌塞等一系列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牙齒松動怎么辦呢?
德韓專家表示根據(jù)牙齒松動的程度不同,采取的口腔治療方案也不一樣:
輕度牙齒松動
通過有效的牙周病治療和消炎,一但炎癥消退,一般就會恢復正常。
中度c
在治療牙周病的同時,還應該把松動牙與相鄰的牙結(jié)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動牙的負荷,阻止牙齒松動的加重,這時松動的牙齒多數(shù)還不能恢復。
重度牙齒松動
即指牙齒松動Ⅲ,也就是說牙齒無論上下左右均明顯松動,這時多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避免加重相鄰牙齒不必要的負擔。拔牙后一定要去修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