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的基本理論
1、切脈的意義
脈診是中醫(yī)臨床不可缺少的診察步驟和內(nèi)容。脈診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脈象能傳遞機體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窺視體內(nèi)功能變化的窗口,可為診斷病證提供重要依據(jù)。
歸納起來有如下幾點:①辨別病證的部位:如浮脈主表證,沉脈主里證。②辨別病證的性質(zhì):如遲脈、緊脈主寒,數(shù)脈、滑脈主熱。③辨別邪正的盛衰:如虛脈主正氣虛,實脈主邪氣實。④辨別病證的進退:如外感熱病,熱勢漸退,脈象出現(xiàn)緩和是將愈之像。
2、中醫(yī)切脈的特點
①中醫(yī)脈象的構(gòu)成元素包括脈博的位置、速率、節(jié)律、形態(tài)、勢力(氣勢力量)五種。②脈診學(xué)是一門深奧的經(jīng)驗醫(yī)學(xué)知識,具有的技巧很多,必須熟悉理論,然后勤于實踐。③脈象與病癥有不相符之處,診斷時要運用從舍方法來處理脈象。
3、脈象的取舍
(脈癥順逆與從舍)脈象的取舍是指從脈和癥的相對應(yīng)性來判別疾病的順逆和何時取脈或何時取癥。這說明脈象是疾病表現(xiàn)的一個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把脈象當(dāng)作一個方面的信息為診斷作參考,要全面運用四診合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①脈癥順逆脈癥順逆是指從脈癥的相對應(yīng)、不相對應(yīng)性來判別疾病的順逆(順逆是指疾病順利進展與否,邪氣與正氣的關(guān)系),如:脈癥相應(yīng)——脈與癥候相一致:表證見浮脈,熱證見數(shù)脈為順。脈癥不相應(yīng)——脈和癥候不一致,如表證見沉脈,熱證見遲脈為逆。脈癥相應(yīng)——暴病、新病見浮、洪、數(shù)、實為順,說明正氣充實能抗邪。久病、舊病見沉、微、細、弱為順,說明邪衰正復(fù)有望。脈癥不相應(yīng)——新病見沉、細、微、弱,說明正氣已衰。久病見浮、洪、實為逆,說明正氣已衰,邪氣不退。
②舍脈從癥,舍癥從脈(癥真脈假,癥假脈真)癥真脈假——舍脈從癥,即不考慮脈象的意義,只考慮癥的意義。如:癥見腹脹悶,疼痛拒按,大便干燥,舌紅苔黃厚焦躁,脈沉細——真癥,為里熱證,取其癥;脈沉細為脈假(脈沉細主虛寒);這時要舍脈。癥假脈真——舍癥從脈,即不考慮癥狀的意義,而考慮脈象的意義。如:癥見四肢冷,大便閉,腹痛腹脹,脈滑數(shù)——癥假(似為寒盛證候),舍癥;脈滑數(shù)為脈真,是里熱壅盛的表現(xiàn),這時要取脈。
4、三部九候的應(yīng)用
疑難病運用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和三部舉按尋,一般情況下不用九候。
5、正常脈象
胃、神、根在中醫(yī)理論中,正常脈象可以用“胃、神、根”三個字來概括。正常脈象的形象特征是:寸關(guān)尺三部皆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當(dāng)于72-80次/分(成人),不大不小,從容和緩,節(jié)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隨生理活動、氣候、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等的不同而有相應(yīng)變化。
①有胃“有胃”是指指下具有從容、徐和、軟滑的感覺。平人脈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來去從容,節(jié)率一致;即使是病脈,不論浮沉遲數(shù),但有沖和之象,也是“有胃氣”。②有神“有神”是指脈率整齊、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脈,但未至于散亂而完全無力;弦實之脈,仍感柔和之象,皆屬“有神氣”。反之,脈來散亂,時大時小,時急時徐,時斷時續(xù),或弦實過硬,或微弱欲無,皆是“無神”。③有根“有根”主要表現(xiàn)為尺脈有力、沉取不絕兩個方面。若病重,但尺脈沉取尚可摸得,則為腎氣不絕,尚有生機;相反,若尺脈沉取不應(yīng),說明腎氣已敗,病情危篤。
6、脈象的生理變異
①個體因素的影響:性別、年齡、體質(zhì)、脈位(斜飛脈、反關(guān)脈)對脈象的影響。②外部因素對脈象的影響:情志、勞逸、飲食、季節(jié)、晝夜、地理環(huán)境等對脈象的影響。
病理脈象解析
28脈的分析(獨立脈象)
①以脈位異常為主的脈象——浮、濡、芤、革、沉、伏、牢、短、長“脈位異常”的概念:指脈體位置發(fā)生了上下、左右等的位置性質(zhì)的變化。
1)浮脈: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不足。主病表證、虛證。
2)濡脈:脈象特征——浮而細軟,不任重按,重按不顯。主病虛證、濕證。濡脈脈象分析:脈居淺位,即輕按即得,重按不足;脈體細小如線;脈管彈性無力。
3)沉脈:脈象特征——輕取不得,重按始得。主病里證。沉脈脈象分析:脈位居深沉,輕、中等力量不能按及,重力才能按及。
4)短脈:脈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滿部。主病氣病。短脈脈象分析:僅在關(guān)部搏動明顯,寸、尺部模糊或不明顯。
5)長脈:脈象特征——首尾端直,超過本位。主病脈長而強硬有力者為邪氣有余。長而柔和者為正常脈象。長脈脈象分析:脈管前后位置超過寸、關(guān)、尺三部,脈體長且直。
6)芤脈:脈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蔥管。主病失血、傷陰。芤脈脈象分析:脈位浮即輕取即得;脈型為上、下、兩旁皆見脈管,而獨中空。
7)革脈:脈象特征——浮而博指,中空外堅,如按鼓皮。主病精血大虧,陽氣外浮。革脈脈象分析:脈位浮即輕取可得;脈管外皮堅硬但中間空虛而不應(yīng)指;整個脈管有如按在鼓皮上。
8)伏脈:脈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則伏而不見;其脈位較沉脈更深。主病邪閉;厥證;痛極。伏脈脈象分析:指力要重按致筋骨才能感覺到脈搏,甚至仍然難以感到有脈搏。
9)牢脈:脈象特征——兼具沉、弦、實、大、長五脈之象,堅牢不移。主病陰寒內(nèi)實;疝氣癥瘕。牢脈脈象分析:分別見沉脈、弦脈、實脈、長脈的分析。“大脈”之象為:脈體(脈管)寬大,但脈來氣勢無洶涌之勢。
②以脈率異常為主的脈象——數(shù)、疾、遲、緩“脈率異常”的概念:指脈博在每分鐘之內(nèi)的速率超過正常或低于正常。
10)數(shù)脈:脈象特征——脈率快速,脈率在90-139次/分(一息5至以上),脈律整齊。主病熱證。(“一息”指正常人呼吸的“一呼一吸”的時間。)
11)遲脈:脈象特征——脈來緩慢,一息少于4至,脈律整齊。主病寒證。
12)疾脈:脈象特征——脈來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鐘140次以上)。主病陽抗陰竭,元氣將脫。
13)緩脈:脈象特征——一息四至,來去緩怠或脈形弛縱,缺乏足夠的緊張度;脈率稍慢于平脈而快于遲脈,主病濕證;脾胃虛弱;病久獲治后,則為正氣來復(fù)。
③以脈律異常為主的脈象——促、結(jié)、代。“脈律異常”的概念:指脈博節(jié)律不整齊。
14)促脈:脈象特征——急數(shù)而又不規(guī)則,間歇性停頓。主病陽熱亢盛。促脈脈象分析:脈率急數(shù),脈搏大于90次/分,脈律不規(guī)則停頓。
15)結(jié)脈:脈象特征——脈來緩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主病陰盛氣結(jié),寒痰血瘀,癥瘕積聚,宿食內(nèi)停等。結(jié)脈脈象分析:脈來緩慢而又不規(guī)則的停頓,脈率小于或等于90次/分,脈律不規(guī)則停頓。
16)代脈:脈象特征——脈來中止,止有定數(shù),良久方還。主病臟氣衰微、疼痛、驚恐、跌仆損傷。代脈脈象分析:脈率正常,60-90次/分。脈律有規(guī)則停頓。
④以脈形異常為主的脈象——洪、細、滑、澀、弦、緊“脈形異常”的概念:指脈博動時給人感覺其形態(tài)異常,包括搏幅和升降速度、表面光滑度、彈性、體積和指下面積等。
17)洪脈:脈象特征——脈體闊大,狀如洪水,來盛去衰。主病陽熱亢盛,殘陽外脫。洪脈脈象分析:脈體闊大;搏幅大;升降速度極快有如“來時氣勢盛大洶涌,而去時氣勢減緩”;脈博動有力不虛。
18)細脈:脈象特征——脈體細小,狀若絲線,應(yīng)指明顯。主病虛證、濕證。細脈脈象分析:脈博動時指下感覺脈體。
舒肝理氣,散郁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jīng)不調(diào),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透竅消腫,祛風(fēng)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煎藥
健客價: ¥148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548健脾,燥濕。用于胃脘脹痛。
健客價: ¥40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48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fēng)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27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fēng)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溫中補虛,調(diào)和肝脾,行氣止痛。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慢性淺表性胃炎見上述癥狀者。
健客價: ¥17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痤瘡,粉刺,口舌生瘡,胃火牙痛,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黃赤。
健客價: ¥43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的眩暈、耳鳴、目澀畏光、視物昏花。
健客價: ¥38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健客價: ¥38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