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郄穴。屈膝,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另說在膝上3寸(《千金要方》);在膝蓋骨上盡處陷中(循經考穴編》廣注)。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及旋股外側動脈降支。主治膝脛痹痛,鶴膝風,胃痛,乳癰等。
【腧穴釋義】
梁丘。梁,屋之橫梁也。丘,土堆也。梁丘名意指本穴的功用為約束胃經經水向下排泄。本穴物質為陰市穴下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后,因本穴位處肌肉隆起處,對流來的地部經水有圍堵作用,經水的傳行只能是滿溢越梁而過,故名梁丘。
【取穴位置】
屈膝,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穴位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側肌之間;有旋股外側動脈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
【功能主治】
功能:約束胃經經水向下排泄。
主治:
①急性胃痛。
②膝腫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證。
?、廴榘b、乳痛等乳疾。
【穴位配伍】
梁丘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胃痛。
配犢鼻、陽陵泉、膝陽關主治膝關節(jié)痛。
【臨床運用】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胃痙攣、乳腺炎、膝關節(jié)病變等。配中脘、內關、足三里主治急性胃痛;配犢鼻、陽陵泉、膝陽關主治膝關節(jié)痛。
【日常保健】
當出現(xiàn)急性胃痛(胃痙攣)、胃脘脹滿等相關癥狀時,可用大拇指使勁地在穴位上施加壓力,盡可能用力,施加壓力的時候最好能感受到疼痛。每次壓20秒,停下來休息5秒,再繼續(xù)施壓。這樣重復幾次,疼痛就會消失,效果非常神奇。你也可以用拳頭猛敲穴位幾分鐘,兩邊的穴位都敲,一般痛感會很快消除。
此外,梁丘穴對急性乳腺炎引發(fā)的突然乳房痛、痛經、和突然膝蓋痛(這種膝蓋痛不是陳舊性的,只是偶爾扭了一下,或者是因爬山等造成勞累而膝蓋痛)有療效,這時趕緊按壓梁丘穴,疼痛馬上就會緩解。
用于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惡心、嘔吐、腹部脹痛。
健客價: ¥161.慢性胃炎。 2.與胃酸有關的胃部不適應癥,如:胃痛、胃灼熱感(燒心)、酸性噯氣、飽脹等。
健客價: ¥18用于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惡心、嘔吐、腹部脹痛。
健客價: ¥15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以及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癥見胃灼痛,反酸、燒心、飽脹、早飽、惡心、嘔吐等。
健客價: ¥39適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伴有幽門螺旋菌Hp感染者),特別是復發(fā)性及難治性潰瘍;慢性胃炎(伴有幽門螺旋菌Hp感染者),用一般藥物治療無效而癥狀又較重者。
健客價: ¥23用于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健客價: ¥23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以及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癥見胃灼痛,反酸、燒心、飽脹、早飽、惡心、嘔吐等。
健客價: ¥12適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伴有幽門螺旋菌Hp感染者),特別是復發(fā)性及難治性潰瘍;慢性胃炎(伴有幽門螺旋菌Hp感染者),用一般藥物治療無效而癥狀又較重者。
健客價: ¥227.5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征 (胃泌素瘤)。
健客價: ¥5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桌-艾綜合癥。
健客價: ¥2.5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征(胃泌素瘤)。
健客價: ¥20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征(胃泌素瘤)。
健客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