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說太極就是“一”,“一”就是太極。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太極是從無極生來的。無極就是“沒有”,太極就是“有了”。生物界的產生也正是如此。1967年,美國學者尼倫伯格與考拉發(fā)現(xiàn),當精子與卵子結合為一(太極)后(沒有結合以前就是無極),就開始不斷分裂,先由四種堿分子分裂為不同性質的兩類(兩儀),即:陽性嘌呤與陰性嘌呤。然后再分裂成四種基堿分子(四象),即:腺嘌呤,鳥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最后由三聯(lián)體組成六十四(64卦)個排列順序。細胞則依次再按4、8、16、32等倍數(shù)分裂,直到上千億(八卦生萬物)。這種模式不就是活生生的太極八卦模式嗎?我們的老祖宗、我們的先圣先賢不僅創(chuàng)立了太極、八卦學說,而且還繪制了全世界最美最富含大智慧的太極圖。下面我們來看看太極圖中含有哪些智慧。
太極圖
我們可以從這張“太極圖”上看出什么象呢?其中隱藏著哪些思維智慧呢?
1、太極圖體現(xiàn)的是一種“平和”
從太極圖上可以看到太極圖是圓形的。我們知道,地球是圓形的,我們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圓形的,我們人類發(fā)射的衛(wèi)星的運動軌道是圓形的。這就說明太極圖的形狀是依據(jù)宇宙中的自然現(xiàn)象而“復制”的。我們通常對于某項工程的結束都會稱之為圓滿結束。可見,“圓”既是自然現(xiàn)象,又是人們的追求。那么,人們?yōu)槭裁醋非髨A呢?因為圓太美了,我們看:它無頭無尾,無論你從那個角度看都同樣是那么的美。圓是平等的,處處一樣,沒有高低、前后之分,也沒有任何缺、陷。這里告訴我們的是什么思維呢?
一是平等的思維。我們知道,天道就是平等。我們做人就要用平等的態(tài)度來作為,要童叟無欺,人人平等。
二是“和”的思維。圓沒有菱角、沒有凸凹。我們無論怎樣接觸它,都不會造成傷害。這就提示我們要像圓一樣無論他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都不要去傷害他人。用一種善良之心,和合之心來擁抱世界。
2、太極圖體現(xiàn)的是一種陰陽“和合”
從太極圖上可以看到,太極圖是由“陰陽魚”組成的。即,由一條“白魚”和一條“黑魚”共同組成的。白魚代表陽性,黑魚代表陰性。這就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具有陰陽兩重性。有實物質,就有虛物質;有不斷發(fā)散的陽性太陽,就有不斷吸納的陰性黑洞;有正電子,就有負電子;有正介子,就有負介子等等。我們來細細看一下,白魚和黑魚是緊緊的擁抱在一起的,它們的頭和尾巴是互相“交合”在一起的,是相互“滲透”的,使它們難舍難分。這不就是一對男女在親熱的“交合”之象嗎?這種“象”就說明了,陰陽不僅是相互“滲透”的、緊緊的擁抱在一起的、是和合的。而決不是互相對立、互相斗爭的。因此,我們在這里就勢必可以糾正以往的一種錯誤觀點,即,“陰陽是對立統(tǒng)一的”而應該是“陰陽是對應統(tǒng)一的”。這個“對立”與“對應”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義卻恰恰相反,“對立”具有斗爭性,而“對應”卻是和合之意。我們再看,白魚的眼睛是黑的,黑魚的眼睛是白的。這種“象”又說明什么呢?說明了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可以容納陰,陰同樣能夠容納下陽,這不又是一種和合嘛!在這種“和合”里又隱藏著什么思維呢?
一是陰陽不僅不對立,而且是相互“滲透”的,緊緊的抱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把它用在論事上,那就是我們看人看事不能絕對化。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好事中存在著壞事,壞事中又存在著好事。得意的時候應該要有一點憂患意識,失意的時候不要氣餒,要堅強,要知道曙光就在前面。看人也是一樣,人無完人,樹無直樹。不要把一個人看死,一個有缺點的人,他身上必定藏有某些優(yōu)點;一個好人,也必定會有他的不足之處。關鍵是我們在用人的時候,就要用足他們的優(yōu)點,避開缺點。
二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是會互相轉化的。用在論事方面,我們看事不能僅僅看表面現(xiàn)象,而要看到其本質,更不能把人、把事看死。表面上看,在白魚中只有一個小小的黑點,你這個“黑點”起不了什么“風浪”。然而,當事情發(fā)展到極點時,它就會向著相反的方向轉變,直至化成了黑魚。同理,在黑魚中也只有一個小小的白點。經過不斷的運動,它最后又會化成白魚。其實質就是,陽到了極點就會向陰轉化,陰到了極點就又會向陽轉化,周而復始的運動。這里就提示人們,看問題千萬不要蔑視“小小的問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呀!我們處理問題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苗頭”,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tài)。
3、太極圖體現(xiàn)的是一種“希望”
從太極圖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黑魚”是代表晚上的,“黑魚”即晚上是一片黑暗的,在這一片黑暗中我們又看到了一個白色的“小圓點”,這是什么呀?這不是一輪明月嗎?她多么的潔白、多么的美呀!把整個夜空都照亮了,使人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我們再看,上面的“白魚”它代表著白天。“白魚”即白天是一片光明的,在這一片光明中我們又看到了一個黑色的“小圓點”,這又是什么呀?這不是一團黑云嗎?它看上去雖然有點“丑”,但它不一定“壞”。它能夠“調節(jié)氣候”達到燥濕平衡,使人感到舒適。如果要說它壞,有時確實也隱藏著危機。這種“象”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
一是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強,要知道在黑暗中是孕育著光明的,要知道曙光就在前面!
二是既要聽得進贊美的聲音,更要聽得進批評的聲音,適當?shù)呐u是“良藥”,能夠給你一個提醒,起到“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
三是這個“黑點”既然隱藏著危機。那么,人們就要時刻告誡自己為人處世要謙虛謹慎,要有憂患意識,要時刻提高警惕。
4、太極圖體現(xiàn)的是一種“曲線美”
從太極圖上還可以看到,太極圖中間有一條S曲線。太極圖上的兩條陰陽魚為什么不用直線分開呢?為什么要用S曲線來表示呢?這是依據(jù)自然現(xiàn)象而制作的。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是“直”的。路是彎的、河流是彎彎的。世界上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曲折。就是人的性子也不能太直,太直了就會吃虧。這條曲線更能準確的體現(xiàn)陰陽關系是互相滲透的、擁抱在一起的。再說“曲”才能顯示美。通常人們都說“曲線美”而沒有人說“直線美”。這里的“曲線”思維又代表什么呢?
一是人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這就是“曲則全”。這就提示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事情,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只要我們正視困難,敢于挑戰(zhàn)困難,也就沒有不可戰(zhàn)勝的困難。同時,還可以通過這次排憂解難,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更加豐富了我們的智慧寶庫,這不是美哉嗎?
二是我們從曲線中已經知道,道路是曲折的。那么,無論是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在出發(fā)之前有個思想準備,把方方面面的情況都考慮得盡量周到一點,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我們做人不能“太直”。這就提示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堅持原則,但又不能原則性過強,要將原則的堅定性與處理問題的方式的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就有利于問題的圓滿解決。
5、太極圖體現(xiàn)的是事物總是以一種螺旋式的向前發(fā)展
太極圖中間那條“S”形曲線,顯示的就是事物呈一種陰陽互動的“S”形螺旋式向前發(fā)展狀態(tài)。這條“S”形曲線就是生命的根源的遺傳基因DNA。它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和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又是一種什么思維呢?
一是只有陰陽的交合才能產生新的生命體。我們看到的圖上的“白魚”和“黑魚”不就是在親熱的“交合”嗎?
二是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過程都是螺旋式的向前發(fā)展,而不是直線發(fā)展的。
三是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在一個單位(企業(yè))里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東西,就是領導(老總)與員工要像“黑白魚”一樣的“交合”在一起。因為老總為陽,員工為陰,老總與員工必須是和諧、融洽的,企業(yè)才會興旺發(fā)達,才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次,企業(yè)的發(fā)展一般來說都不太可能是“直線”上升的,而是螺旋式發(fā)展的。
6、太極圖體現(xiàn)的是一種波浪式向前發(fā)展
太極圖不是靜止的,而是旋轉的,如果換個角度看“陰陽魚”,則會看出下面的“黑魚”像揚起的波浪,而上面那條“白魚”則像是跌下來的浪頭,這顯示的就是事物呈波浪式向前發(fā)展的原理。這里又隱含著什么智慧呢?
一是下面的“黑魚”代表的是陰性、黑暗、失意、在困境中等等。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冷靜,蓄積力量,待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沖出黑暗,走出困境,綻放出美麗的浪花。
二是上面的“白魚”代表的是陽性、光明、得意。那么,這個時候就容易得意忘形、沾沾自喜,因此,一不小心就會“掉”入水中,打起漩渦狀的浪花。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人在失意的時候要蓄積力量,把握時機;在得意的時候要警惕,再警惕,避免過大的“浪花”。這里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陰陽”轉換是客觀存在的,事物的發(fā)展是波浪式的向前推進的,那么,我們就要防止“波浪”過大,避免造成過大的大起大落。
7、太極圖體現(xiàn)的是一種陰陽“互變”
我們從圖上看好像它是靜止的。其實,太極圖是轉動的,是時刻都在不停地轉動的。太極圖轉動的軌道是圓圓的,是無頭無尾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是有序的周而復始的運動著。黑魚的眼睛是白色的,白魚的眼睛是黑色的,這表示極陽之中含有真陰,極陰之中含有真陽,陰陽是互為其根的。陽之極則可生陰,陰之極則可生陽,陰陽一體而相互轉化。你們看地球啊,北方是極寒極陰的地方,但北極村可是個“日不落村”,那里基本上沒有黑夜,這就是極陰之中含真陽的現(xiàn)象;南方呢,是極熱極陽之地,可是南極卻寒風呼嘯,萬里冰封,這就是極陽之中含真陰的現(xiàn)象
這個“轉動”又是什么思維呢?動者變也,動就是在發(fā)生著變化。宇宙中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陰極就要向著陽性轉變,同樣,陽極又要向著陰性轉變,這就是變易。我們從這里知道了變的道理。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要運用它。我們就要順著變的這條“軌道”前進,而不能逆著它走,否則,就會受到它的懲罰。“變”又應該看作“活”,即“活變”。我們看待任何事情,都要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生命體。只有活看,才能以一變應萬變。
綜上所述,一張簡簡單單的太極圖隱含的信息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太極圖反映的內容就是宇宙的本能、本來面目,就是對宇宙的“復制”,就是宇宙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出一個大結論,那就是太極圖是一幅非常美麗的圖、一幅和諧的圖,突出體現(xiàn)了和諧的中心思想?!兑住吩唬呵雷兓?,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這種和就是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