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亮翅”是太極拳的重要招式之一。樂換之教授(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著名太極拳家、氣功家)生前極為視重“白鶴亮翅站樁”訓練。參加“白鶴亮翅站樁”的學員,無不在短期內(nèi)出現(xiàn)自發(fā)運動,不少練功者反映其內(nèi)氣運引途徑及練功反應與小周天一致。
樂奐之先生
功法介紹
1.立正,全身放松,使心平氣和。
2.右足向右轉,使與左足內(nèi)側成90o角。
3.屈兩膝,使人體下蹲10~20cm(根據(jù)功夫而定)。
4.重心右移,使全身著力于右腿。
5.提左足,將左足向正前方移動,使左足尖踮于右跟正前方約40cm左右(相當一只半腳的長短)。
6.兩手指略分開,拇指和小指略后翻,中指指根略向前。
7.右手舉起,與右耳相距一虎口,手心向前。
8.右手置左胯旁,拇指*胯部,小指向前,比拇指略高,左手似直非直,呈弧形。
9.上身略向前傾,左胯下沉,轉正身軀,使重心移向右腿腳跟,務使上身放松。
10.頸項自然放松,舌抵下腭,面部略帶笑容。
11.開始兩眼合攏,待自發(fā)運動后睜開。
12.練功結束時,反將左足收至原位,兩手徐徐下垂,立正,靜立片刻即可。
基本要領
1.要求全身放松,一直松到腳底。開始不易做到,有些站不穩(wěn)。站幾天后,腿功進步,就能松到腳底。初學者往往上身使勁來維持,這樣就不能達到放松,不易獲得效果。
2.上身略向前傾,務必使兩胯吃進(即內(nèi)收的意思)。
3.重心必須移向正中,使著力右腿跟。
只要做到上述三點,即刻會產(chǎn)生自發(fā)運動,內(nèi)氣自然沿督脈上升,導致頸部顫動。數(shù)日后,內(nèi)氣自會沖過(腦戶穴)下枕關直上囟會穴。日久后,內(nèi)氣自會順督、任兩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