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shù)人腦海里,對于用藥差不多都有這么一個錯誤的觀念。
患者:嗯~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發(fā)作過了,這一看就知道治好/控制住了啊,可以少用點藥了......
醫(yī)生:這次病發(fā)因為你之前沒按醫(yī)囑用藥,現(xiàn)在要加量不加價了。
在我出診的時間里,經常接到有的患者明明不懂專業(yè)的醫(yī)學知識,也沒有其他醫(yī)生的醫(yī)囑就擅自增減藥或停換藥,進而又回來到我這里重新檢查。。。(在這說一下題外話,也不要聽其他患者說哪個藥好就用哪個藥,這不是吃零食)。
其實這也是一些患者對于用
藥方面不了解導致的,因為反復發(fā)作,而逐漸開始自己亂加減藥,但我們能不能說這個加藥或減藥是行的呢,實際上是可以的,不過要通過判斷,然后問醫(yī)生能不能增減藥,而不能自己亂增減藥。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哮喘的治療方法,在哮喘的治療過程中,加減藥說白了就是什么時候該降階梯治療,什么時候該升階梯治療。
病情嚴重,需要增加
藥物的,就叫升階梯;病情穩(wěn)定,藥物可以減量,就叫降階梯。哮喘的治療是長期的,治療方案也應隨病情控制的好壞而改變。
一般來說,醫(yī)生應該每3個月對患者進行一次病情評估,如果哮喘控制并至少維持3個月以上,就可以降級,逐漸遞減維持治療的藥物;如果哮喘控制不佳,就應該升級,即增加藥物的種類或劑量。
首先我們來普及下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級,再來確定要不要問醫(yī)生增減藥:
1、完全控制(滿足以下所有條件):無活動受限、夜間憋醒及急性發(fā)作,肺功能正?;?ge;正常預計值/本人最佳值的80%,白天無癥狀或者≤2次/周,使用緩解藥物的次數(shù)≤2次/周;
2、部分控制(在任何1周內出現(xiàn)以下1-2項特征):存在活動首先、夜間憋醒,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1次/年,白天癥狀≥2次/周,使用緩解藥物的次數(shù)狀≥2次/周;
3、未控制(在任何1周內出現(xiàn)≥3項部分控制特征(上面2的癥狀)):或者任何1周內出現(xiàn)1次急性發(fā)作;
或許還是有很多人不太理解,覺得過于籠統(tǒng),那么不妨來問自己5個問題。請選擇每個問題的得分。最后把每一題的分數(shù)相加得出你的總分。
1、在過去4周內,在工作、學習或家中,有多少時候哮喘妨礙你進行日?;顒樱?/div>
所有時間①,大多數(shù)時候②,有些時候③,很少時候④,沒有⑤
2、在過去4周內,你有多少次呼吸困難?
每天不止1次①,一天1次②,每周3至6次③,每周1至2次④,完全沒有⑤
3、在過去4周內,因為哮喘癥狀(喘息、
咳嗽、呼吸困難、胸悶或疼痛),你有多少次在夜間醒來或早上比平時早醒?
每周4晚或更多①,每周2至3晚②,每周1次③,1至2次④,沒有⑤
4、在過去4周內,你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藥物治療(如沙丁胺醇)?
每天3次以上①,每天1至2次②,每周2至3次③,每周1次或更少④,沒有⑤
5、你如何評估過去4周內你的哮喘控制情況?
沒有控制①,控制很差②,有所控制③,控制很好④,完全控制⑤
總分
25分——祝賀你!在過去4周內,你的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你沒有哮喘癥狀,你的生活也不受哮喘所限制。如果有變化,請聯(lián)系你的醫(yī)生。
20—24分——接近目標在過去4周內,你的哮喘已得到良好控制,但還沒有完全控制。你的醫(yī)生也許可以幫助你得到完全控制。
低于20分——未達到目標在過去4周內,你的哮喘可能沒有得到控制。你的醫(yī)生可以幫你制訂一個哮喘管理計劃,幫助你改善哮喘控制。
對于在治療中的患者來說,如果目前的治療方案不能夠使哮喘得到控制,治療方案應該升階梯治療,直到哮喘控制為止。
而當哮喘達到完全控制,并維持至少3個月后,治療方案可考慮降階梯治療。
哮喘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僅僅通過癥狀、表現(xiàn)還是遠遠
不夠的,具體什么時候哮喘用藥,是否需要減量或者加量或者說更換,還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來調整,醫(yī)生可以更好的結合肺功能等相關檢查來評估。
讓我們來整理一下文章要點和補充
1、不要順便自行增減藥,有不妥的地方用藥后及時問醫(yī)生,但要是急性發(fā)作可以臨時用速效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
2、病情嚴重,需要增加藥物的,就叫升階梯;病情穩(wěn)定,藥物可以減量,就叫降階梯。
3、滿分并4周才是完全控制,接下來3個月內無異常,可咨詢醫(yī)生是否可以降階梯治療。
最后說下,盡管哮喘尚不能根治(別說一些人十幾年沒發(fā)作過的事例,那是控制住了和身體抵抗力加強和過敏源誘發(fā)力低等等因素),但是通過有效的藥物治療和管理,通常是可以實現(xiàn)哮喘的控制的。哮喘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的是醫(yī)患共同的溝通、合作,長期規(guī)范的治療,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癥狀的,最終做到看起來像是治好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