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洗牙,認為定期洗牙才健康,有的人到現(xiàn)在都沒有洗過牙齒,認為有刷牙就行,洗牙太傷,那么大家對洗牙的認識有多少呢?
王女士最近總是有牙疼的癥狀,有時候刷個牙也會出血,后來王女士到桐鄉(xiāng)四院口腔科就診,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她牙齦腫脹,輕輕探診就有出血的情況。另外,經(jīng)過檢查還發(fā)現(xiàn)王女士的牙齒上布滿牙菌斑,更多的是牙石。因此診斷為牙齦炎,建議王女士潔牙治療。
潔牙,俗稱洗牙,專業(yè)術語叫齦上潔治術,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牙齦上牙石、菌斑和色漬,并磨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沉積。牙菌斑和牙結石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潔治術是去除齦上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
牙齦與牙根面之間不是緊密附著,而是存在一條0.5—2㎜的淺溝,稱齦溝。齦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而且齦溝是難以徹底清潔的區(qū)域,同時,牙齒在清刷后,半小時內即會有新的菌斑形成,久而久之即成為牙結石,這些細菌會引起牙齦炎、牙周炎、出血、口臭,最終引起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而洗牙,是借由各種器械來去除這些附著于齒頸與牙齦溝之間的牙結石及牙菌斑,可以減輕牙齦炎、牙周炎的炎癥狀況。
許多人想到洗牙總會有各種想法:
“我每天刷牙!兩次!特認真!不用洗牙了!”
“洗牙特別疼!酸疼酸疼的!”
“洗完牙以后牙齒特別敏感!怕涼怕熱!”
“洗牙把牙都洗松了!越洗越松!”
“洗牙把牙縫都洗大了!越洗越大!”
洗牙就是把牙齒上沾染的臟東西去掉,這個臟東西主要指色素和牙石。色素就是圖1上方箭頭所指,牙石是圖1下方箭頭所指。
誤區(qū)一“我每天刷牙!兩次!特認真!我就不用洗牙了!”
口腔中的唾液和細菌都是無窮無盡的,即使你每天刷牙,即使你是個牙醫(yī),也不能做到把牙齒上的臟東西完全刷掉,總有邊邊角角刷不到,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塊塊牙石。
像牡蠣趴在海邊的石頭上一樣,牙石就黏在了你的牙齒上,然后慢慢長大,可結實了,刷都刷不掉。這時候就要借助牙醫(yī)的專業(yè)工具,來做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誤區(qū)二“洗牙特別疼!酸疼酸疼的!”
洗牙確實不好受。因為洗牙是要去除牙齒上的臟東西,主要是牙石。
而牙石最易生長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潔的位置,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本身還是牙齒本身潔白堅硬的牙釉質和稚嫩敏感的牙根的交界處。
但這種不適,還是應該可以忍受的。希望大家能鼓起勇氣。
誤區(qū)三“洗完牙以后牙齒特別敏感!怕涼怕熱!”
洗過牙后,很多人都反映牙齒變得比原來敏感了。這類人一般都是已經(jīng)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了。
如圖,正常的牙周情況,牙齦把脆弱的牙根保護得很好,隔離了外界的各種冷熱刺激;右側是牙周炎的情況,由于牙石的長期壓迫和牙齦的炎癥,牙齦選擇了“敵進我退”的戰(zhàn)術,開始萎縮。
按說牙齦一旦萎縮,牙根就應該暴露出來了,但這個過程是緩慢進行的,牙齦萎縮的同時,牙根又被牙石覆蓋了。
牙石雖然臟,而且有害,但它畢竟是為牙根隔絕了外界的刺激。所以,當牙石已經(jīng)默默的生長了五年、十年以后,一旦牙石被突然洗掉,牙齦又已經(jīng)萎縮了,脆弱的牙根再次直接暴露在口腔里,再次直接品嘗到麻辣火鍋、哈根達斯、冰鎮(zhèn)可樂...牙齒就幸福地崩潰了,尖銳短暫的劇烈疼痛就開始了。
所以洗牙僅僅是牙齒敏感的誘因,真正的根源還是牙周病。
而如果因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愿洗牙,那么將會導致牙周病越演越烈,最終牙齒松動脫落。
因為牙齒敏感是有辦法控制的!
牙根的暴露是牙齒敏感的根源,而很多老年人牙齦萎縮很嚴重,牙根都露在外邊,也不敏感。這是為什么?因為牙根適應了。
誤區(qū)四“洗牙把牙都洗松了!越洗越松!”
先來說說松動的問題:樹有根,牙也有根;樹長在泥土里,牙長在骨頭里。洪水過后,樹為什么歪了?
因為樹周圍的土被水沖走了。
同樣,三年五載甚至十年八年的牙周炎過后,牙根周圍的骨頭也都沒有了
牙根周圍的骨頭在長期的牙石壓迫和牙齦炎癥的作用下萎縮了。根據(jù)杠桿原理,牙齒在受同樣外力的情況下就會比之前松動了。這時有人會說了:“按你這么說,我這骨頭萎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么之前沒事,你一洗完牙就松了?!
問得好!
厚厚長長的牙石,排成線連成行,在牙齒周圍構建了“銅墻鐵壁”,就像水泥一樣,將一顆顆已經(jīng)松動的牙齒綁成了一個整體。
一個籬笆三個樁,捆在一起以后,牙齒的松動就被掩蓋了。另外牙石最愛長在牙齒和牙齒之間,兩顆牙之間塞滿了牙石,也像楔子一樣把牙齒緊緊地擠在了一起。
所以,當大量牙石存在的時候,牙齒不松都是假象。
而我們?yōu)榱私K止牙周炎的進展,讓牙齒不再繼續(xù)松動下去,必須要把牙石去掉。牙石去掉后短期內松動會加劇,但隨著治療的進展、炎癥的消除,牙齒周圍的根基重新堅固,這種松動是會改善的。
誤區(qū)五“洗牙把牙縫都洗大了!越洗越大!”
就是原來牙縫已經(jīng)形成了,只不過牙石占據(jù)著,所以不覺得,一旦牙石去掉了,就開始覺得嘴里四處漏風了。
除了牙石的充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牙齦的腫脹。
牙齦在萎縮之前,還是曾經(jīng)很努力地對抗過周圍臟東西的,牙齦對抗感染的方式就是調集大量的血液和免疫細胞來到這個局部參加戰(zhàn)斗,而這一過程就會造成牙齦的紅腫,使得牙齦能夠充滿牙齒之間的縫隙。
一旦通過洗牙去除了那些牙石,牙齦開始恢復健康狀態(tài),那么相較于之前腫脹的狀態(tài),牙齦也是“縮水”了一點,會讓一些人覺得牙齒之間有縫了,其實牙齦消腫了。使用牙線之后有這種感覺的人也是這個原因,是牙齦恢復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