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的六大誤區(qū)
早晚不刷牙
“牙刷應該是你的牙齒在睡覺前最后碰到的一樣東西。”睡覺前吃零食會顯著提高蛀牙風險。而早上刷牙同樣重要:當你睡覺時,具有保護作用的唾液會分泌減慢,從而刺激口腔中的細菌繁殖得更快。通常而言,一天刷牙兩次,每次至少2分鐘,確保在每個角落進行清潔的時間有30秒。
牙刷太硬
軟毛牙刷可以輕輕滑動你的牙齦組織,然后刷掉停留在那里的任何菌斑。如果這兒的斑塊沒有徹底清除,則會增加牙齦疾病的風險。而選擇一個中等硬度或者太硬的牙刷,很難清潔掉牙齒間隙和隱蔽面的牙垢,清潔效果非但不好反而更容易引起蛀牙。且由于用力過度,還會導致牙齦出血、損傷甚至萎縮。
刷牙方式不對
有些人習慣性匆匆刷兩下了事。休利特博士指出,正確的刷牙方式是:手拿牙刷柄呈30-45度角,圓周運動旋轉你的手腕,如此可以有效去除菌斑。當移動到門牙背后時,應該將牙刷垂直,以更好觸及整個牙齒。尤其要確保對嘴巴里面后部區(qū)域的清潔,這個領域通常隱藏了最大數量的菌斑。
不用漱口水
紐約市整形牙科醫(yī)生皮亞·利布(PiaLieb)說道:“吞咽或者吐出牙膏不能完全清除所有有害的東西,最好使用不含酒精、有過氧化氫成分的漱口水進行沖洗。”當然,如果你沒有漱口水,用水沖洗一下總比沒有的好。
從不刷舌頭
舌頭也潛藏著大量的有害細菌。在舌背面和側面有許多微小的乳頭狀突起,食物和殘渣能輕易卡在它們的縫隙中間。這也是為什么你每天都需要清洗舌頭的緣故。
長期不換牙刷
一把牙刷平均包含的細菌超過1000萬個,因此舊牙刷不能有效清除牙菌斑或者細菌。美國牙科協(xié)會建議,每3-4個月應更換一次牙刷。如果你已經生病了,一定要馬上換牙刷,因為上面殘留的細菌和疾病病毒會依附在牙刷上,并再次感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