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古人比你還講究呢!
在現(xiàn)代人看來,刷牙那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情,我們每天都要刷牙,而刷牙的工具(牙刷、牙膏、牙線等)都能在商店里信手拈來。那么,對于物資、科技水平遠不如今天的古時候,先祖?zhèn)冇质侨绾嗡⒀赖哪兀?/p>
秦漢時期,人們就開始有注重口腔衛(wèi)生的覺悟,對口腔、牙齒之清潔、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詩經·衛(wèi)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均視之為病態(tài)。在當時,類似現(xiàn)代的牙膏還沒有發(fā)明出來,民間就有“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養(yǎng)齒者”的說法,大意就是通過漱口的方式來護理牙齒,當時,漱口用的水一般多為鹽水、茶水和藥水?!抖Y記》上有記載:“雞初鳴,咸盥嗽”,這說明了,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就已經有早晨洗臉、漱口的好習慣了。
用來清潔牙齒的藥粉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末粉
將不溶性硬質物磨成細末狀,入口清漱齒根。秦朝時有用石磚末的,漢朝時有用瓦磨成粉的。據(jù)說還有動物骨粉的。
2.鹽
兌鹽水來漱口,是民間很常見的方式了。鹽水漱口能清潔、除口腔異味、消減牙齦發(fā)炎。包括《紅樓夢》的很多古代小說都提及。有說專門用青鹽的,即沒有精加工過的海鹽。但理論上并不需要固定,只要是鹽,都有相近的消毒清潔作用。
在唐代,還用加了糖的鹽水來漱口。
3.明礬水
最遲在明代有記載以明礬水漱口。還能治療復發(fā)性口瘡。
4.茶水
中國人傳統(tǒng)愛喝茶,也盛產茶,民間普通的大碗茶又多又便宜。茶水本身就有脫牙垢的效果。不少地方就有晨起時用隔夜茶漱口的說法,還有飯后即端杯茶水漱之的習慣,可謂漱口極勤。
飯后用濃茶漱口,既可清除牙齒縫中的食物,有利于堅固牙齒,又有清熱解毒、化腐去淤的功效。茶葉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還可補充體內維生素的不足。據(jù)現(xiàn)代藥理分析,茶還含有單寧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單寧具有抗菌、殺菌作用,氟化合物則有防止齲齒的作用。宋代文豪蘇東坡曾經說:“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即去,而脾胃不和,凡肉之在齒間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縮不覺脫去,不煩挑剔也,兩齒便漱濯,緣此漸堅密,蠹病自己。”?
5.酒
關于酒劑漱口,對酒類有要求,《醫(yī)說》劉幾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曰此可以無齒疾。酒精成分有消毒功效,這都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
6.搽牙灰
又稱老糠灰,是稻谷的糠殼燒成的白色灰,一些地方至到解放后還有賣的。
7.艾條灰
中醫(yī)炙用的“艾條”是用百草之王的艾草制成,驅寒通脈,它燒后留下的灰似白非白,與一般的草灰有區(qū)別,也是一種潔牙好物。
8.牙湯
唐朝已有中草藥潔齒的配方,有的是熬成藥湯來潔口。
9.牙粉
牙粉也是唐宋就有的,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就記錄過配制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曬干搗末,拿小篩子篩后以器具裝起,儲作漱口用。?同期著名科學家沈括也配制過牙粉,原料為苦參,同樣曬干搗末并篩細。沈括還提倡用牙刷器具,蘸清水,灑上牙粉以刷。后面我會介紹這些方式與工具。
10.古方牙膏
對就是牙膏!實際上以中藥配方制成的湯、粉、膏什么的多去了。關于牙膏,北宋末年,洪芻編《香譜》,收錄了十幾個牙膏配方,這里只說三個昂貴配方,絕對??跉馇逑?,以實際行動做到吐氣如蘭:
沉香一兩半、白檀香五兩、蘇合香一兩、甲香一兩、龍腦香半兩、麝香半兩,以上香料搗成粉末,用熟蜜調成糊。
黃熟香、馢香、沉香各半斤,檀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麝香、甲香、丁香皮各三兩。以上香料搗成粉末,用蘇合香油和熟蜜調成糊。
龍腦香、乳香各半斤,青鹽二兩,一起搗成粉末,用熟蜜調成糊。
《太平圣惠方》還載有藥膏藥齒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細辛等每用擦牙。
二、方式
1.水漱法
用清水或各種材料漱口,很簡捷的一種方式。
2.揩齒法
揩齒以??邶X清潔,在隋唐五代時期已趨流行。即是用洗凈的手指或布料清潔牙齒,同時也可配搭前面的各種潔牙材料。敦煌壁畫《勞度叉頭圣圖》中,畫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
3.刷齒法
采用更專業(yè)的工具——牙刷!
最初的時候,人們要清潔口腔和牙齒,一般都是借助手指來進行,到了隋唐五代時期,經由印度傳播過來,人們開始使用楊柳枝潔齒,古語有“晨嚼齒木”的說法,說的就是利用楊柳枝刷牙,這算是早期的牙簽了。
一直到唐朝,人們把楊柳枝泡在水里,需要用的時候就把楊柳枝咀嚼咬開,楊柳枝就會支出很多細軟的小條,形成了類似于現(xiàn)代牙刷的刷毛,兼?zhèn)溲浪⒑脱篮灥墓δ埽藗兙涂梢杂么诉M行清潔牙齒了。同樣的,在當時,潔齒用的常用齒木,除了楊柳枝之外,槐枝、桃枝、葛藤等都與楊柳枝一樣有苦、澀、辛、辣的味道,也是可以用來作為清潔牙齒的工具的。
宋代,人們主張每日早晚用柳枝揩牙兩次,正式有牙刷一詞,郭玉詩中云:“南洲牙刷寄頭日,去垢滌煩一金值。”
到了元朝,元代社會上層人物用牙刷,一般人還是用柳枝,和中草藥研制成的揩齒粉末刷牙。當時的牙刷主要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鉆毛孔兩行,在孔上植入馬尾,這就是牙刷的雛形之一——馬尾牙刷了。據(jù)說,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就是由中國明朝皇帝明孝宗于1498年發(fā)明,方法就是把短硬的豬猔毛插進一支骨制手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