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蛀牙?關于寶寶的乳牙,99%的寶媽及奶爸會陷入護牙誤區(qū)
牙齒是消化的守門員,牙齒好,消化好,身體才更健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漂亮、整齊的牙齒,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母庸置疑,但是若陷入了觀念的誤區(qū),很容易因錯誤觀念的指引讓孩子深受口腔疾病之苦,弄清楚這幾個觀點,就能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讓孩子盡情享受美食!
今天,就來給你們講一講,關于寶寶的乳牙,99%的寶媽及奶爸會陷入的護牙誤區(qū)。
誤區(qū)1、孩子邊喝奶邊睡沒關系
對寶寶來說,喝奶除了是在進食,還有安撫的作用,讓寶寶睡得沉穩(wěn),可是邊喝奶邊睡對寶寶的牙齒健康是一大隱患,因為睡著之后唾液分泌減少造成口腔自凈能力降低,細菌在口腔內剩余奶液營養(yǎng)下很容易大量繁殖,這是造成蛀牙的主要原因。所以寶寶喝完奶一定要進行口腔清潔,即使睡著了也可以為寶寶清潔口腔,用紗布或牙刷蘸溫水幫寶寶刷牙就行,或者喝完奶再喝水沖刷一下口腔內殘留奶漬。待寶寶飲食正常盡量改掉睡前喂奶的習慣,可用安撫奶嘴或喂清水代替睡前安撫。
誤區(qū)2、乳牙不重要,反正以后還有恒牙
乳牙的功能有很多,包括美觀、發(fā)音、咀嚼食物,維持上下頜骨正常發(fā)育,引導恒牙萌出。簡單來講:中切牙側切牙負責切斷食物,尖牙負責撕裂食物,第一二磨牙負責研磨細碎食物使胃腸道更好的吸收營養(yǎng)。在寶寶生長4~6個月以后慢慢開始增加輔食之后,乳牙正式派上用場,一直到6~12歲左右整個替換牙結束,期間任何所有乳牙各司其職,為孩子的健康飲食營養(yǎng)吸收保駕護航。如果蛀牙沒有處理,口腔致齲菌就會大大增加,恒牙在這種環(huán)境下萌出,久而久之也會更容易發(fā)生齲壞,而當乳牙因齲壞被提前拔掉,未來恒牙的空間被兩邊的牙齒朝向這個空間傾倒占據(jù)位置,也會成為以后孩子恒牙牙齒不齊的隱患。
誤區(qū)3、培養(yǎng)孩子從小自己動手刷牙,牙質不好是缺鈣
學習刷牙是一個漸進過程,建議3歲以下的寶寶的牙齒清潔工作是由家長負責的。之后孩子可以自己練習但是家長也要在一旁監(jiān)督,因為孩子刷牙有清潔不到的死角,就給壞牙創(chuàng)造了機會。
另外,牙齒的好壞除了取決于先天牙質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衛(wèi)生習慣以及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所以不要誤以為拼命補鈣寶寶的牙齒就絕對沒問題。還是要將心力放在培養(yǎng)寶寶正確的刷牙方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上才是維持牙齒健康的先決條件。
誤區(qū)4、牙齒不好看僅僅是影響美觀,孩子還小不用在意
據(jù)研究統(tǒng)計,孩童在社交受欺負嘲笑的原因往往來自自身特征與大部分玩伴不同,若寶寶意識到自己與玩伴有所不同引來嘲笑,也可引起心理上的自卑等心理問題。比如牙齒突出或者門牙發(fā)黑的孩子可能就不太愿意在人多的地方展現(xiàn)自己燦爛的笑容,甚至不愿意說話,這樣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孩子人際社交不佳,給孩子心理健康發(fā)育造成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