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不斷有人談到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即使頻繁夜奶的孩子也不會形成齲齒,是這樣的嗎?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參考下日本兒科與兒童牙科保健研究委員會在2008年6月19日重新修訂2004年發(fā)表的兒科《母乳與齲齒——現(xiàn)行觀點》的文章。文章談到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產(chǎn)生齲齒的原因不是母乳本身的直接原因,但是與口腔護理不到位有關(guān)。文章是這樣談的:“從營養(yǎng)學、免疫學、精神方面以及經(jīng)濟方面來看,母乳具有優(yōu)勢。其中,通過對母乳喂養(yǎng)在精神方面的影響的研究,我們知道,在邊玩邊攝入母乳的同時入眠這一母乳行為能夠有效地對孩子在精神上進行安撫。
在當今育兒理論化的風潮中,授予母乳是一種很強的親子聯(lián)系,因此我們推薦母乳喂養(yǎng)。”同時也談到“授予母乳的同時哄孩子入睡,或是夜晚哭泣時授予母乳是自古就有的行為,因此一般的育兒書都記載“可以授予母乳”。但是也認為,到了幼童期還授予母乳的話,容易引起齲齒。”
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為何也會產(chǎn)生齲齒?
文章中是這樣認為的:“由于吮吸母乳時要伸出舌頭,將乳頭壓在上顎上通過擠壓來吮吸,上前牙上很容易附著母乳。因此,邊吮吸邊入睡時,母乳滯留在上前牙的周圍,而且由于夜晚唾液分泌減少,很容易形成齲齒。另一方面,由于下前齒被舌頭覆蓋,母乳附著較少,并且唾液也可以起到清洗作用,不易形成齲齒。
理論上來講,只要每次授乳后都刷牙,即使晚上授予母乳也不必擔心,但是,在育兒的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一旦長牙,齲齒的致病菌“變形鏈球菌”作為常駐菌就開始在牙齒表面生長。如果不清潔牙齒,在牙齒表面就會留下母乳以及離乳食的食物殘渣,“變形鏈球菌”就會分解其中包含的糖類,形成膜并增殖。該過程會產(chǎn)生酸,因此釉質(zhì)表面就會容易產(chǎn)生脫礦。如果在授予母乳或者離乳食后清潔牙齒,唾液中的鈣就會很容易沉淀在脫礦部分,從而復原。這就是所謂的再礦化。
如此一來,只要每天清潔牙齒,即使授予母乳也會在釉質(zhì)表面交替進行脫礦和再礦化,可以保證牙齒健康。但是,如果不清潔牙齒,在膜累積的狀態(tài)下,由于脫礦長時間持續(xù),無法充分進行再礦化,就會形成齲齒。特別是在夜晚,由于唾液分泌減少,就更容易形成齲齒。雖然母乳本身并不是形成齲齒的直接原因,但如果“口腔護理”不好,膜不斷累積,母乳與食物殘渣殘留在口腔內(nèi),形成齲齒的風險就會非常高。”所以一旦上前牙萌出后,口腔清潔護理就非常重要了。
文章中建議采取的措施:
?。?)上前牙萌出之后,在喂食離乳食后,使用纏在手指上的紗布或棉棒擦拭清潔牙齒。過了一歲之后,在喂食離乳食后,仔細地刷牙。理想情況是每次喂食離乳食后都刷牙,但如果難以執(zhí)行的話,就在喂食晚餐離乳食后認真刷牙,其他時間就喂水或者茶,達到漱口的效果。
?。?)在第一乳臼齒開始生長、具有嚼碎食物能力的離乳完成時期,孩子開始進食各種食物。在牙齒表面殘留含糖的食物殘渣時,若加入母乳,發(fā)生齲齒的風險就會非常高。因此,在過了這個時期仍然授予母乳的情況下,就需要特別注意牙齒的清潔。
?。?)有一些兒童從早期開始變形菌就很多,很容易形成齲齒。如果在1歲以后授予母乳的情況下,建議到兒童牙科進行一次診察,檢查是否容易齲齒。
母乳喂養(yǎng)的注意事項
1.母親在孕期就應(yīng)該建立自己喂養(yǎng)孩子的信心,并作好具體準備,如孕晚期每日用溫開水擦洗乳頭,向外輕拉幾次,使乳頭皮膚堅實及防止乳頭內(nèi)陷,以利小兒吸吮。
2.乳母應(yīng)注意營養(yǎng)、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有規(guī)律、不隨便服藥,每日應(yīng)較平時增加能量700~1000kcal和水分1~1.5升。
3.母親的乳頭應(yīng)經(jīng)常保持清潔,防止乳頭、乳房疾病的發(fā)生。
4.母乳量不足時,常有哺乳前乳房不脹,哺乳時小兒吞咽聲少,哺乳后小兒睡眠短而不安,??摁[,體重不增或增加緩慢。需找出原因加以糾正。
5.不應(yīng)讓嬰兒口含乳頭睡覺,不僅不衛(wèi)生,且易引起窒息、嘔吐,同時還會影響嬰兒牙床的發(fā)育而致畸形。
6.因為各種原因需暫停哺乳時,應(yīng)定時將乳汁擠出,以免乳量減少。
母乳喂養(yǎng)的禁忌證
屬于母親疾病的有:重癥心臟病、腎臟病,哺乳可使心腎功能惡化;乳頭裂傷,乳腺炎;母親患有精神病、癲癇;母親患急慢性傳染病,如艾滋病、肝炎、肺結(jié)核感染的母親均可通過乳汁傳染疾病。
屬于嬰兒疾病的有:半乳糖血癥、苯丙酮尿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