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鱗癌相關血清多肽的篩選和鑒定
摘要:研究指出,采用多肽組學方法,鑒定了部分口腔鱗癌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差異多肽,為進一步開展血清多肽驗證和差異蛋白質的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該文發(fā)表在2014年第03期《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上。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上海市口腔醫(y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發(fā)表論文,旨在探討口腔鱗癌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差異血清多肽譜。研究指出,采用多肽組學方法,鑒定了部分口腔鱗癌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差異多肽,為進一步開展血清多肽驗證和差異蛋白質的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該文發(fā)表在2014年第03期《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上。
采用基質輔助
激光解析飛行時間質譜結合弱陽離子納米磁珠,檢測120例健康正常人、37例早期口腔鱗癌患者、129例晚期口腔鱗癌患者血清多肽指紋圖譜,應用ClinProtToolsTM2.1軟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建立差異多肽的鑒別診斷模型,對模型中的差異多肽進行質譜分析,以IPI數(shù)據庫檢索確定相應蛋白質名稱。
在3組間的兩兩比較中,共篩選出385個差異多肽,初步建立口腔鱗癌與健康正常人及口腔鱗癌早、晚期的鑒別診斷模型。早期口腔鱗癌與健康正常人之間的鑒別診斷模型包括5個差異多肽峰,分別是FGA、ITIH4、PKM2、SCARA5和SDPR,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為82.4%和98.5%;晚期口腔鱗癌與早期口腔鱗癌之間的鑒別診斷模型包括4個差異多肽峰,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為98.5%和88.2%,分別是FGA、PKM2、ITIH4和ALB;晚期口腔鱗癌與健康正常人之間的鑒別診斷模型包括5個差異多肽峰,其中3個為SERPINA1、TTR和SDPR,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為89.4%和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