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口腔健康和牙齒美學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隨之而來的是牙齒美學治療技術和產品的迅猛發(fā)展和應用。文獻資料和臨床實踐表明非侵入性牙齒美白治療有助于還原牙齒的固有色彩、有助于改善美觀效果,正確使用時其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證。為規(guī)范非侵入性牙齒美白產品的應用和治療技術的實施,防止不規(guī)范使用可能造成的危害,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就牙齒美白治療的定義和相關技術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制定以下指南。
定義
非侵入性牙齒美白治療是指在不使用侵入性方法(例如機械研磨或強酸腐蝕)改變牙齒硬組織表面形態(tài)的前提下,通過化學、物理等手段改善或還原牙齒色彩以達到美觀效果的治療方法。
非侵入性牙齒美白治療(簡稱:美白治療)包括診室用和家用兩種實施途徑。
美白治療的適用范圍
適用范圍包括:外源性因素引起的牙齒色澤改變,經機械潔治拋光之后仍無改善者;增齡性因素引起的牙齒色澤改變;配合其他口腔治療對牙齒顏色的調整,如樹脂直接粘接修復、貼面、全冠修復之前的基牙顏色調整,傳統(tǒng)義齒修復及種植修復前后鄰牙顏色的調整等;正畸治療后的美白治療;無形態(tài)和結構缺損的輕中度氟牙癥;無形態(tài)和結構缺損的輕中度四環(huán)素牙;無形態(tài)和結構缺損的其他輕中度內源性著色牙。
美白治療的非適用范圍
非適用范圍包括:對美白治療效果及預后未充分了解或期望值過高者;孕期及哺乳期婦女;嚴重牙齒敏感者,美白治療前應先行診治造成敏感的原因;有嚴重牙隱裂者;沉積于牙表面的色素不屬于美白范圍,應通過潔治拋光去除色素,然后再考慮進一步美白治療;對美白治療用過氧化物及其他相關制劑或材料過敏者。
美白治療的種類及實施
非侵入性牙齒美白治療中使用的美白劑必須是經過相關主管部門批準使用的正規(guī)產品,患者自行購買和使用的非處方(OTC)類美白產品不屬本指南涉及的范圍,本指南也不評價該類產品的功效。
診室美白治療指在口腔診室由口腔專業(yè)人員完成的牙齒美白治療,所用美白制劑的有效成分為過氧化物以及其他可以改變或還原牙齒色澤的成分,治療中可以合并使用光照等物理方法輔助治療。適用于要求在短時間內獲得美白效果的患者,以及不能配戴或不愿配戴個別托盤的患者。為保障安全,美白治療操作的全過程均應由口腔專業(yè)人員完成。
家用美白治療指在口腔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患者在家中自行配戴裝有化學美白制劑的個別托盤進行美白治療的方法。適用于有條件、有能力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自行在家中進行美白治療操作的患者。
診室美白治療和家用美白治療聯(lián)合應用對于某些內源性變色牙或嚴重著色牙,可以在診室美白的基礎上,配合家用美白治療以加強療效。
診室美白治療步驟
完成基礎治療→記錄治療前的牙齒色彩信息→完成美白治療前準備:口腔軟組織保護,交叉感染防護→美白治療:按照美白產品的使用說明進行規(guī)范操作→治療后的處理:清潔口腔,必要時使用脫敏劑→術后醫(yī)囑:告知注意事項→記錄治療后牙齒色彩信息:記錄比色結果,拍攝數(shù)碼照片。
美白治療效果的評價
美白治療前后的比色結果或照片可作為判別療效的參考,但牙齒的美白效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環(huán)境、期望值等,評價時著眼于治療前后的對比。
因此,要保留治療前后的牙齒色彩記錄,為必要時制定進一步的美白計劃提供依據(jù)。
美白治療后常見問題及處置
牙齒敏感在診室美白治療的中后期和家庭美白治療的早期,可能出現(xiàn)輕到中度的牙齒敏感癥狀。處置:①美白治療期間及治療后24小時避免進食過冷及過熱食品;②必要時可在美白治療術后應用牙本質脫敏劑。
牙齦及軟組織不適感美白制劑對牙齦和軟組織有輕微刺激作用,可產生術中或術后不適癥狀。處置:術中癥狀明顯時,應檢查并去除牙齦上附著的美白制劑,徹底清潔口腔。必要時停止使用。術中與術后的輕微不適一般無須處理,癥狀可在數(shù)日內消失。
牙齦邊緣泛白為暫時性的,無須特殊處理,一般在數(shù)日內自行恢復。
美白療效的維護
?、凫柟讨委煟焊鶕?jù)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狀況及飲食習慣,美白治療可間隔1~2年重復進行。②常規(guī)維護: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與飲食習慣,避免食用或使用可導致牙齒著色的食物、藥物和其他含色素物質;定期維護,定期進行牙齒潔治與拋光等輔助維護措施。
(實習編輯:徐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