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牙線可以預(yù)防口腔疾病,大大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為此,美國衰老學(xué)專家邁克爾·羅伊森更指出,堅持每天使用牙線,能讓你多活6.4年。
臨床上發(fā)現(xiàn),經(jīng)?;?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m.xataih.com/kqpd/kqjb/ysy/" target="_blank">牙髓炎、牙周炎的人,心臟病的發(fā)病率也會增加。這是因為牙髓和牙周組織的感染可以導(dǎo)致細菌毒素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最終使你的心臟受“牽連”。
中華口腔醫(yī)學(xué)會副秘書長、主任醫(yī)師丁笑乙認為,徹底清潔牙齒是預(yù)防齲病和牙周疾病的重要措施。人的牙齒表面凸凹不平,難免藏污納垢。特別在清潔牙齒的咬合面和兩牙鄰接處時,牙刷就顯得無能為力了,這時就要請出牙簽、牙線等輔助工具。由于牙簽較粗,不能深入到齒縫中,清潔效果大打折扣。相比起來,牙線則能有效剔除牙縫里的殘留物及牙齒鄰面上的菌斑。遺憾的是,中國人很少有使用牙線的習慣。
使用牙線時,取約30厘米長的牙線兩端打結(jié)成一圓形,將牙線纏繞在左右手中指上,用食指與另一只手的拇指繃緊牙線,切入牙間隙,緊貼牙面成“C”字形,緩緩地從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動,每個牙面剔刮4—6次,即可清除附著在牙面上的牙垢和菌斑。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牙線不要用力過大,以免損傷牙齦;每清潔一個牙間隙要移動一段牙線,始終使用清潔的牙線清潔牙面,所以牙線是一次性用品。
多活了7年全因牙線幫忙
牙線是什么?
用尼龍線、絲線或滌淪線來清潔牙的鄰面菌斑很有效,特別是對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好。拉下一段約25cm的牙線,將線的兩端打雙結(jié)形面一線圈,或取約33cm的牙線,將線的兩端繞在二個中指上,用右、左手指將牙線通過接觸點。兩指間控制牙線的距離約1~1.5cm。當有緊而通不過的感覺時,可做前后拉鋸式動作,通過接觸點,輕柔地到達接觸點下的牙面,同時將牙線放到牙齦溝底以清潔齦溝區(qū),注意不要硬壓入齦溝以下過深的組織內(nèi)。用兩指將牙線緊繃,并包繞頸部牙面,使牙線與牙面的接觸面積大一些,然后作上下刮動,每一牙面要刮5~6次,依次進入相鄰牙間隙,逐個將全口牙齒的鄰面刮凈,并漱去刮下的菌斑。
使用牙線時間
使用牙線最好是每日一次,特別是晚飯后。
牙線適用人群
任何人。有條件的情況下(即便是牙間隙并不大的中、青年人),應(yīng)盡量長期使用牙線,和每天刷牙一樣,每天使用牙線有利于口腔健康的長期維持。
牙線的選擇
選擇牙線屬個人喜好,其實只要用得其法,任何種類的牙線都能有效清除牙菌斑,牙垢。
使用牙線時切勿用力過大,以免損傷牙齦。要用不同節(jié)段的牙線進入不同的牙縫內(nèi),保持始終以清潔的牙線去除鄰面菌斑。
在將牙線嵌入牙縫時,不要將牙線從接觸點上用力壓下去,如有緊而運不過的感覺時可做前后拉鋸式的動作通過接觸點,然后輕柔地到達接觸點下的牙面,同時將牙線放到牙齦溝底以清潔齦溝區(qū),但注意不要硬壓入溝以下的組織內(nèi)。以防引起牙齦不適、疼痛、出血等癥狀。剛開始使用牙線時,操作有些不便并會有牙齦出血現(xiàn)象(這說明您已患有牙周病),經(jīng)過幾次之后,上述癥狀會自然消失
牙線的清潔范圍與功能
牙齒的鄰接面因牙刷構(gòu)不到,因此我們得用牙線把鄰接面的牙菌斑“刮”下來。(牙齒的唇面與舌面是靠牙刷而非牙線)。牙線固然也可把塞在牙縫的食物清出,但牙線主要是把牙齒的表面刮干凈,而不是掏牙縫。
牙線的操作
1.截取約45公分長的牙線(約與手臂同長)。
2.牙線的一端纏繞在一手的中指第二指節(jié),約兩三圈,可固定牙線即可。然后在距離約25公分的地方,再將牙線纏繞在另一手的中指第二指節(jié)上,同樣地纏繞兩三圈。如此一邊松一圈,一邊再繞一圈,便可輪流使用干凈的區(qū)段。
3.雙手旳中指、無名指與小指握緊拳心,拇指與食指打直,若小孩玩槍狀。
4.此時,把手掌翻轉(zhuǎn)使掌心向外,二拇指向內(nèi)并互相接觸并使二拇指與二食指呈直角四方,看看可否把牙線繃緊。如果可以,牙線在中指間的長度就對了。如果不能,可再調(diào)整。
5.豎起拇指,伸出食指朝上,一個手的拇指與另一手的食指一起繃緊牙線,且通過手指頭多肉的地方,使牙線在二手指頭間約一公分,同時此二手指為打直的,指甲對指甲。
6.把牙線帶進牙縫,并沿牙齒滑進牙齒與牙齦交接的縫內(nèi),遇到自然的阻力為止。然后將牙線繃緊牙齒的面,并作上下運動刮牙齒的面,直到聽見“吱嗄”聲為止。
7.刮一邊的牙面后,再刮同一牙縫的另一個牙面。
8.牙線刮牙面時,要繃緊牙齒的面,且略成“C”形。使牙線的接觸面積能涵蓋整個鄰接面。
9.當開始練習牙線時,由正中大門牙開始,然后循序向后牙移動,直到最后一顆牙的最后一面為止。換句話說,由最容易得要領(lǐng)的前牙慢慢地往后牙移動。
10.操作右邊前牙區(qū)時,用右手拇指。左邊前牙區(qū)時,則用左手拇指。這樣比較順手。
11.當拇指與食指的搭配做到嘴角時,拇指便漸感不便。此時,可用食指來取代該拇指,即用兩食指的搭配,牙線在兩食指間保持1到2公分,一個食指在牙齒的內(nèi)邊,另一食指在牙齒的外邊。并同時把臉頰撐開,這樣不但容易進入后牙區(qū),且不傷害嘴角。
12.下顎的前牙,仍為一拇指與一食指的搭配,此時食指調(diào)整為由上向下,其要領(lǐng)為該食指手的手臂抬高。下顎的后牙區(qū),與上顎一樣,用兩個食指的搭配。
(實習編輯:曾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