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的醫(yī)學術(shù)語為潔治,“潔”指去掉牙面的細菌和牙石、色素等牙垢,“治”是說明其對治療牙周病的作用。洗牙可減輕牙齦炎、牙周炎癥狀,但不能治愈。要想治療徹底,還應在洗牙之后進行治療。洗牙不單為漂亮,防治更重要。
在沒有和大家共同分享洗牙確切的定義和治療過程之前,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在沒有洗牙之前,口腔內(nèi)存留的牙石給我們所帶來的危害!
每天早晚兩次刷牙,飯后漱口,這樣的牙齒一定干凈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每天刷牙,但是由于刷牙方法等問題,很多人即使刷了牙也還是不能做到徹底清潔牙齒。由于牙齒清潔得不徹底,容易造成牙結(jié)石。一般人多多少少會有些牙結(jié)石,而下牙的舌側(cè),是最容易形成牙結(jié)石的地方。牙結(jié)石一旦形成,就比較難清理。牙結(jié)石不僅對牙齦及牙槽骨造成損害,而且牙菌斑中的細菌菌體蛋白如果進入發(fā)炎的齒齦和牙周組織的毛細血管里,有可能造成靜脈血凝結(jié),對于年紀稍微大點的人來說,這甚至可以引發(fā)心臟病。
常人最好半年洗一次牙:在西方,洗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是“另一種刷牙”方式,通過定期地潔牙,不但可以徹底清除牙結(jié)石、色斑和自己無法清潔到的部位,如口腔深部的牙縫,令牙周組織保持健康,同時洗牙也是治療牙齦出血的有效手段。潔牙時容易發(fā)現(xiàn)細小的不易覺察的牙病,如比較隱蔽的齲齒,從而達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目的。
目前,正規(guī)的洗牙有兩種
一種是普通的超聲洗牙,利用超聲波的震動擊碎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牙結(jié)石、色素,并同時用霧化狀的水流把碎屑沖洗掉,所以一般洗牙不會對牙齒造成損傷;
另外一種噴砂洗牙,是針對牙齒表面色素比較多和那些經(jīng)常吸煙的人,采用高壓噴砂來徹底清潔牙齒。洗牙的間隔周期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太頻繁有損牙齒。易生牙結(jié)石或者煙漬、茶漬滿口的人一般3至6個月洗一次牙,常人最好半年洗牙一次。
有些人洗牙要當心:徹底清潔牙齒是件好事,不過,牙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洗的,有些人,最好慎重洗牙,比如,口腔潰瘍和有牙齦炎癥的人,是不能接受噴砂洗牙的。另外,患有各種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白血病患者,必須慎重選擇洗牙的時間,可預先適量服用促凝血藥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時出血不止。
因此常規(guī)洗牙之前除了讓患者用弱抗菌液如雙氧水含漱以外,還可以在潔治區(qū)涂布1%碘酊。潔牙機手機及工作頭嚴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用2%碘酊擦試潔牙機頭兩遍,自然干燥或1分鐘后,用75%酒精脫碘,也可用2%戊二醛棉球擦試潔牙機頭2分鐘。
口腔局部軟硬組織炎癥處于急性期的患者,也應該待急性期過后再洗牙;孕婦最好不要洗牙。(尤其是懷孕前期,在這里值得強調(diào)的是在準備要寶寶之前也就是懷孕前一到兩個月最好進行一次系統(tǒng)潔牙)
洗牙后,可能會出現(xiàn)口腔疼痛、牙齒酸痛等癥狀,這主要是牙根暴露所致。因此在洗牙后,短期內(nèi)應避免接觸過冷、過熱食物,堅持每餐后刷牙與用牙線清潔牙齒,每隔幾小時可用溫鹽水漱口,使牙齒有個適應過程,癥狀會有所緩解。
有些人在牙齒表面會見到有黃褐色或黑褐色的著色,很不美觀。原因在于與食物、煙草、化學物質(zhì)和色源細菌有關(guān)。日常生活中的茶葉、咖啡及一些帶有顏色的飲料都可以使得牙齒表面著色。如果長期吸煙還可以使牙面沉積大量煙斑,使牙齒呈黃褐色或黑褐色。這些牙面著色,主要影響美觀雖然色素沉積本身對于牙齦的刺激性不大,但是它往往是沉積在牙菌斑和牙石之上。色素沉積的范圍較大而較厚時,常常為牙菌斑的積聚提供了一個粗糙的表面,既而刺激牙齦組織產(chǎn)生炎癥。
另外,由于刷牙不徹底,沒有將牙菌斑清除干凈,一些細菌也可以在牙面上產(chǎn)生一些色素沉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這樣有助于預防和減少牙面著色。但是對于已經(jīng)形成的茶漬、煙漬及其他一些色素應該怎樣去除呢?
對于口腔衛(wèi)生狀況較好;只有量少而薄的色素時,可以直接用橡皮杯蘸磨光劑對牙面進行磨光,便可以去除沉積在牙面上的色素。
如果不僅僅是色素沉積,在牙冠表面還有牙石和牙菌斑的存在時,則應該進行齦上潔治術(shù)(洗牙),并在潔治術(shù)后對牙面進行常規(guī)的磨光,光滑牙面,減少菌斑、色素和牙石的再沉積。
對于范圍廣而厚重的煙漬,則應該在超聲波潔牙機去除牙石后,再應用噴砂機徹底清除牙面色素。噴砂治療是臨床上去除牙面色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通過一個安裝在噴砂機上的工作手柄,將拋光砂高速噴向牙面,達到有效除去牙面的茶漬、煙漬等色素沉積,潔白牙面的作用。
拋光砂的主要成分是細石英和碳酸氫鈉等。值得一提的是石英砂在高速噴向牙面的同時,也會對牙齒表面造成細小的劃痕,所以在噴砂治療之后,也要用橡皮杯對牙面進行磨光,以減少劃痕.光滑牙面。另外,噴砂治療時要注意保護牙齦軟組織,避免損傷。
正畸期間應該定期洗牙!
牙周健康者洗牙的間隔時間為半年至一年。這是因為即使每天認真刷牙,仍有部分菌斑、軟垢或食物殘渣殘留在牙面上、牙間隙內(nèi)或齦緣和齦溝內(nèi),時間一長,這些物質(zhì)經(jīng)過鈣化就形成堅硬的牙石,引起牙齦炎癥。
正畸期間,由于佩戴固定矯治器,大程度地增加了菌斑附著面積,同時也增加了清除菌斑的難度。菌斑、軟垢和牙石很容易在牙面堆積,使刷牙變得相對困難,容易形成牙齦炎癥,表現(xiàn)為牙齦紅腫、出血、增生,反過來又妨礙正畸的順利進行。因此,正畸期間定期洗牙更為重要。
再次強調(diào)牙結(jié)石的危害
在介紹牙結(jié)石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面上膠黏的細菌斑塊,其中的細菌和其產(chǎn)物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引發(fā)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動因子。大量實驗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觀點,比如無菌動物實驗證明僅有牙石或絲線結(jié)扎等異物刺激。如無細菌,則不會引起牙齦炎,如用加有細菌的食物喂養(yǎng),則可造成實驗動物的牙周炎癥。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牙周病的分布、患病率及嚴重程度與該人群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菌斑堆積多少成正相關(guān)??谇恍l(wèi)生差,菌斑堆積多的,牙周病的患病率明顯高于口腔衛(wèi)生好者。由此可見,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病最主要的原因,沒有牙菌斑就沒有牙周病。
牙結(jié)石是沉積于牙面上的鈣化或正在鈣化的菌斑和軟垢:由唾液或齦溝液中的鈣鹽逐漸沉積而成,不易去除。牙石與牙周病的關(guān)系密切,牙石量與牙周炎癥成正相關(guān),但是菌斑與牙石的關(guān)系更密切。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牙石表面可附著大量的菌斑和細菌毒素,造成牙齦炎癥,另外牙石本身堅硬粗糙,對牙齦有機械刺激,同時牙石妨礙口腔衛(wèi)生措施的實施,是引起牙齦出血、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病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療牙周病首先要去除牙石。
我們經(jīng)常聽說“膽結(jié)石”、“腎結(jié)石”,牙齒表面也會有結(jié)石。牙面上有些部位清潔不到,就會有牙菌斑、軟垢、食物碎屑堆積。這些物質(zhì)長時間停留在牙面上,口腔唾液中的鈣鹽等無機鹽會慢慢地沉積下來,使菌斑、軟垢由軟變硬,逐漸礦化,成為硬硬的黃白色的牙石,緊緊地貼在牙齒表面,樣子有些像暖壺里的水垢。
牙石表面粗糙,很容易吸附牙菌斑以及牙菌斑產(chǎn)生的大量的細菌毒素,導致牙齦出血發(fā)炎。同時,牙石粗糙的表面對牙齦有機械刺激,能加重牙齦的炎癥。牙石的形成部位和速度與口腔衛(wèi)生密切相關(guān)??谇恍l(wèi)生不良的部位牙石形成快。有時,牙石會沿著牙面向下沉積到牙齦下方、牙根表面,更加難以清潔,導致牙齦嚴重的炎癥。
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是防止牙石形成,預防牙齦疾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牙石一旦形成,與牙面結(jié)合緊密,無法通過刷牙等方法去除,需要進行口腔潔治了(所說的洗牙)。
什么樣的人應該洗牙?
1、牙周健康的人群;應當每半年到1年作一次超聲潔牙,以預防牙周疾病的發(fā)生。
2、出現(xiàn)牙周疾??;如刷牙出血,牙床腫脹等癥狀,應隨時去作治療。醫(yī)生會根據(jù)每個病人不同的病情,
作潔牙及一些其他的治療。治療后的牙周病患者,為保證療效和預防疾病的復發(fā),應定期回診,作牙周的維護性治療,這其中就包括潔牙。
3、準備生小寶寶的準媽媽;妊娠前應到口腔診所或?qū)?漆t(yī)院,檢查口腔情況,根據(jù)檢查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作潔牙,以保證孕期口腔牙周健康。
4、矯正牙齒前及正畸中;應檢查牙周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作潔牙。
5、牙齒缺失需要鑲假牙者;修復工作開始前,有必要檢查一下牙周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作潔牙及其他的牙周治療,以保證假牙的正常使用,同時也是維持牙周健康必不可少的措施。
6、糖尿病患者由于全身的抵抗力降低;常常出現(xiàn)牙齦流血、牙齦腫脹、牙齒松動等癥狀,因此也應去做一下口腔檢查,做洗牙及其他的牙周治療。
洗牙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洗牙時使用的超聲潔治的工作頭本身并沒有任何切削功能,它是靠超聲波的高頻振動來擊碎牙石,(超聲波發(fā)生器發(fā)出高頻電信號,通過換能器轉(zhuǎn)換成機械振蕩而傳到介質(zhì),故可產(chǎn)生數(shù)以萬計的小氣泡)且醫(yī)生操作時要不斷移動工作頭,也沒有加壓,要是輕輕接觸牙石,這樣是不會損傷牙齒的。但如果操作不當,如加壓或在牙面上停留時間過久,會在牙面上留下細小劃痕,一般在顯微鏡下可見細微的粗糙面,這種劃痕可通過拋光來彌補。有人在洗牙過程中會覺得牙齒酸痛,這主要是牙根暴露所致,而牙根暴露是牙周病的一種典型表現(xiàn)。牙根對冷、熱、酸、甜等刺激均較敏感。因此,牙周炎癥越重,牙根暴露可能越明顯,在治療中的酸痛感也會越明顯。
洗牙后牙敏感:暫時少吃過冷過熱食物。另外,有的患者在洗牙后還會出現(xiàn)牙齒敏感,這主要是在潔治前,暴露的牙根被牙石包繞,隔斷了冷熱刺激。為減少痛苦,可在潔治后短期內(nèi)避免接觸過冷、過熱食物,使牙齒有個適應過程,癥狀就會有所緩解。
洗牙時出血:緣于菌斑牙石產(chǎn)生刺激許多人在洗牙過程中都會有出血,這是因為菌斑牙石等刺激牙齦發(fā)生炎癥,炎癥越嚴重,牙齦出血也越明顯。如果平時刷牙時就出血,說明牙齦炎癥已不輕了。只有完全健康的牙齦在潔治時才不會出血。因此,洗牙后要堅持認真刷牙,清除牙菌斑等刺激物,就可減少牙齦出血。
潔治后牙縫變大的問題:也使很多人苦惱,其實,這是多年來口腔衛(wèi)生習慣較差的“回報”。牙齒原來正常的間隙是由牙齦乳頭充滿的,但由于牙石的長期堆積,導致牙齦萎縮,牙根外露,牙縫逐漸被牙石覆蓋,清除后就會顯得牙縫很大。牙齒一旦有了縫隙,清潔更為困難,但也更重要,否則容易附著菌斑牙石,刺激牙縫進一步變大。
潔治術(shù)臨床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讓患者用3%雙氧水溶液含漱30秒到1分鐘不等(因人而已),然后用清水漱口,術(shù)者踩動開關(guān),檢查手機是否噴水,工作頭是否振動而使噴水呈霧狀。
2、將手機工作頭輕輕接觸牙石,工作頭前部側(cè)緣對著牙面,與牙面約呈15°角,利用工作頭的頂端的超聲振動將牙石去除,不要施過大壓力。要不斷地移動工作頭,不能停留在某一點。不能將工作頭垂直放于牙面。
3、囑患者先期用漱口水,消炎并將殘留牙石漱去。
4、按一定順序去除全口牙的牙石,避免遺漏。
5、器械使用后,工作端和手機應進行高溫消毒。
6、殘余牙石用手工潔治器去除。
(實習編輯:張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