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有的時候心情還不錯,突然有一個朋友和你聊天,說自己的壓力大,生活無趣,對很多人和事看不慣抱怨,陸陸續(xù)續(xù)說了很多,有一些點甚至也說到了你面臨的現(xiàn)狀,你的好心情不再,一下就蒙上了陰影。
回到家,你的狀態(tài)表現(xiàn)的是繃著臉,看什么都不順眼,摔摔碰碰的,發(fā)出很大的聲音,試圖引起別人的注意,但是在家人詢問的時候,又懶惰一般的,什么都不想說,如果這時有誰碰了撞了你一下,不痛,但就好像是找到發(fā)泄口一樣的,發(fā)脾氣,語氣很沖,在家人表示你不該這樣說話時,你仿佛還很委屈,心想都不體諒一下心情不佳的自己。
其實這就是“情緒污染"。我們每天都在接收不同的情緒,而壞情緒就好像暗流,不停地將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接收,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地就會被情緒感染。這種情緒感染的情況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存在。在每一次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在不斷地影響著別人,也受到別人的影響。
心情不佳,如同一條咸魚
現(xiàn)在許多人在工作與生活中總是偽裝自己。在人際關(guān)系復(fù)雜的辦公室里,在缺少關(guān)心的生活中,他們時時刻刻接受著來自各方面的情緒沖擊,卻又要裝作坦然自若地接受。這樣的過程必然會使人的內(nèi)心受到侵害,在不斷的積累中,終會達到了情緒的爆炸點,從而一發(fā)不可收拾,成為一名心理患者。
原地爆炸
這就像一個圓圈,以最先情緒不佳者為中心,向四周蕩漾開去,這就是常被人們忽視的“情緒污染”。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看,情緒“病毒”就像瘟疫一樣從一個人身上傳播到另一個人身上,一傳十、十傳百,其傳播速度有時要比有形的病毒和細菌的傳染還要快。被傳染者常常一觸即發(fā),越來越嚴(yán)重,有時還會在傳染者身上潛伏下來,到一定的時期再次爆發(fā)。
所以,不要忽略壞情緒的影響力,不要總是不管不顧的將負面的情緒帶給別人,就算是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哦,另外只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找你的人,不宜長期作為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