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正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為什么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差,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么一點: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對時間的管理。
對于這個問題,我想用一句話解釋:“時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一、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xiàn)象。
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jié)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jīng)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里“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xiàn)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二、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如果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shù)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么,請先做你覺得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張之后,突然天花板掉下來砸到腦袋,到醫(yī)院住了一天院,那么你做的這一張試卷對你的分數(shù)提高仍然是極有幫助的。
三、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
對于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預計自己復習某一部分的內(nèi)容需要一個小時,那么你可以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盡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guī)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一天結(jié)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給你繼續(xù)制定和執(zhí)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的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四、根據(jù)不同內(nèi)容的學習特點安排時間,確定什么時間做題、什么時間背書
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內(nèi)容,然后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呢?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huán)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五、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里安靜,有利于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睡得很不安穩(wěn),于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最重要的提醒,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學會執(zhí)行,執(zhí)行力是第一生產(chǎn)力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xiàn)實就跟我們學習需要預習和復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zhí)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zhí)行之后進行檢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執(zhí)行力
最后,也請家長朋友們務必明白一點,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勤奮,甚至犧牲了一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的時候——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聰明,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時間管理”這個環(huán)節(jié)滯后了。如果是,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