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國內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AS)兒童數(shù)量的增加和人們的逐漸關注,這些特殊需要兒童的康復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但是,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對該類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康復缺乏系統(tǒng)研究,而且方法不多,教育康復的效果不十分明顯。特別是在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進入學齡期后的教育康復問題,不僅令家長們頭痛,即使培智學校的老師們也是一籌莫展。
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是神經(jīng)性廣泛發(fā)育障礙疾病(世界報道此類疾病至今才60多年,我國首次報道此疾病至今才20多年),至今發(fā)病機理尚不清楚,且預后差,是目前世界醫(yī)療、教育部門都十分關注和研究的對象。智力障礙多為基因問題或因腦缺氧造成的腦損傷而致成的疾病,很早就被人們所關注。因此,對智力障礙人群的教育康復研究已比較成熟、系統(tǒng)。
根據(jù)鄭州市康達能力訓練中心人事部閆老師介紹,目前,雖然康達招收了很多專門特殊教育畢業(yè)的老師,但是他們中系統(tǒng)學習過關于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教育康復理論的幾乎是零。所以,新應聘的老師,第一個月,一般都是培訓學習期。
而且,據(jù)調查顯示,一些特殊學校(主要是培智學校)中許多教師對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的定義和基本特征不了解,把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當作為智力障礙兒童來進行教育康復,效果非常不好,甚至一些進行過早期教育康復的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出現(xiàn)功能倒退的情況。
為改變這一狀況,現(xiàn)將有關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的定義、特征以及他們與智力障礙兒童的區(qū)別作簡單表述。
一、關于兒童孤獨癥的定義及其特征
(一)兒童孤獨癥(簡稱孤獨癥,或自閉癥)是發(fā)生于兒童早期的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多方面的發(fā)育障礙,也是廣泛發(fā)育障礙中最為常見和典型的一種。
(二)兒童孤獨癥是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典型,以男孩多見,起病于嬰幼兒期(通常在3歲以內),主要為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三)兒童孤獨癥的特征及其表現(xiàn):
(1)社會性交往障礙明顯,不能建立情感聯(lián)系。
(2)語言表達和理解困難,缺乏溝通和交流功能。
(3)興趣和活動內容局限,刻板與重復。
(4)起病于兒童早期(30個月內或3歲),且多伴有精神發(fā)育遲滯(約70%)。
(5)心理年齡明顯低于同齡兒童。
(6)孤獨癥兒童對環(huán)境具有極強的敏感性。
(7)成年后常伴有癲癇疾病的發(fā)生。
孤獨癥兒童通常面目清秀,有些還顯得很聰明,父母對這樣一個孩子往往視為掌上明珠,可是他們卻無動于衷,一點不理解父母的愛心。他們中約有一半不會講話,或者講話怪異,并且興趣狹窄。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時,常常感到非常的困惑、迷茫、無助、焦慮和失落。
非典型孤獨癥是指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亞型,癥狀不典型(只能部分滿足孤獨癥癥狀標準),或發(fā)病年齡不典型(如在3歲后才出現(xiàn)癥狀),可考慮此診斷。不典型孤獨癥可發(fā)生在智力發(fā)育接近正?;驀乐鼐癜l(fā)育遲滯的患兒,多見于男童。
二、關于阿斯伯格綜合癥的定義及其特征
(一)阿斯伯格綜合癥指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綜合癥,有類似兒童孤獨癥的某些特征,多見于男孩,一般到學齡期7歲左右癥狀才明顯,主要為人際交往障礙,局限、刻板、重復的興趣和行為方式。無明顯的言語和智能障礙。
(二)阿斯伯格綜合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廣泛性發(fā)育障礙,具有與孤獨癥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復、刻板的活動方式。
(三)阿斯伯格綜合癥特征及其表現(xiàn)阿斯伯格綜合癥特征:
(1)社會性交往障礙明顯,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建立情感聯(lián)系。
(2)缺乏良好地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往往獨來獨往。(3)興趣和活動內容局限,刻板與重復。
(4)一般到學齡期7歲左右癥狀才明顯。
(5)心理低于同齡兒童。
阿斯伯格綜合癥的異常似乎是個性的獨特表現(xiàn),可以延續(xù)到青少年或成年。該癥常被誤診為兒童精神分裂癥或青少年期發(fā)生的精神病,也可同時伴發(fā)抽動障礙、強迫行為、緊張癥狀、抑郁情緒以及進食障礙等。
三、兒童孤獨癥與阿斯伯格綜合癥的區(qū)別
(一)語言和智力方面:兒童孤獨癥與阿斯伯格綜合癥的區(qū)別在于有明顯的語言和智能障礙。
(二)男女比例方面:據(jù)報道,我國兒童孤獨癥的男女比例為6.5—9:1;阿斯伯格綜合癥發(fā)病比例為8:1。
(三)平衡協(xié)調能力方面:阿斯伯格綜合癥通常好于兒童孤獨癥患者。
(四)社會適應能力方面:阿斯伯格綜合癥通常好于兒童孤獨癥患者。
(五)心理方面:兒童孤獨癥與阿斯伯格綜合癥的心理年齡一般低于同齡兒童,但是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高于同齡孤獨癥兒童。
四、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與智力障礙兒童的相似及區(qū)別
相似之處:
(一)同屬腦部疾患。
(二)智力發(fā)展方面,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智力通常沒有問題,而孤獨癥兒童中約有70%的孩子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情況,而弱智兒童的智力普遍存在落后狀況。
(三)低心理年齡是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與智力障礙兒童的共同特點。
(四)教育康復前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
不同之處:
(一)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性格孤僻,不會與別人交往,而智力障礙兒童喜歡與別人交往。
(二)孤獨癥兒童多伴有語言障礙,往往缺乏正確表達述求的方法,而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和智力障礙兒童基本沒有語言障礙,而且智力障礙兒童非常喜歡模仿別人講話,并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三)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智力障礙兒童多數(shù)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孤獨癥兒童普遍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而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與智力障礙兒童基本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五)部分孤獨癥和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呈現(xiàn)出島狀功能,在某一專業(yè)學科方面具有超常能力,而未見弱智兒童具有超常功能的報道。
(六)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弱智兒童比較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
了解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與智力障礙兒童的區(qū)別,可以有效地將三者區(qū)分開來,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教師對這些兒童的認識;有利于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和從事孤獨癥教育康復的專業(yè)人員能夠采取不同的教育康復方法;有利于對他們進行系統(tǒng)的個別化教育康復;有利于對他們進行教育康復研究;有利于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特殊教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