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王姬很多人也并不陌生,1994年王姬憑借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表演獲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出身的王姬有著優(yōu)秀扎實的演技基礎。1993年,反映上世紀90年代初“出國熱潮”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熱播,引起了轟動。
王姬也憑借對角色的生動演繹知名度大增,并榮獲了第5屆金鷹獎最佳女演員。
之后王姬的事業(yè)步步穩(wěn)進,先后拿下各種最佳女演員獎項,成為觀眾心中名副其實的演技派。
提起王姬,可能現(xiàn)在很多人對她只停留在眼熟階段,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她可能只是影視劇中的媽媽專業(yè)戶。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王姬有一個漂亮優(yōu)秀的女兒高麗雯,她畢業(yè)于紐約大學,精通多國語言,成績優(yōu)異,繼承了母親的美貌也頗有演繹天賦。王姬也多次站臺女兒的活動支持她的演藝事業(yè)。
有著讓人羨慕的事業(yè)和生活的王姬其實,也有著不為人說的最痛心的遺憾,就是她患有癲癇的智障兒子高曉飛。當年《北京人在紐約》成為王姬演藝事業(yè)中最有力的墊腳石,卻也讓王姬留下“永遠的痛”。
作為劇中的女主角,王姬的戲份很重,而且由于劇組資金緊張,只能分為兩組同時拍攝,王姬每天在兩個拍攝組來回跑,連續(xù)三四天不能睡覺是常有的事。
為了把握住這次機會,王姬也十分用心。但在緊張趕戲的同時,王姬卻發(fā)現(xiàn)自己再次懷孕了,為了不耽誤全劇組的進度,王姬選擇堅持拍戲。
高強度的工作給王姬懷孕的身體帶來的巨大的傷害,孩子在肚子里的時候有四個月停止了生長,懷孕六個月還不顯肚子。孩子生下來出現(xiàn)腦神經(jīng)受損和癲癇的癥狀,后被診斷為先天智力障礙的自閉癥患者。
雖然過度勞累并不是造成孩子患病的唯一原因,但作為母親的王姬還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在孩子確認患病的那一刻起,王姬和丈夫就傾盡全力為孩子治病,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
為了給兒子治病,為了給兒子未來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王姬重返演藝圈,連續(xù)接拍了好幾部戲。成為生活和事業(yè)中的雙重女強人。
由于兒子智力不全,王姬與兒子出門的時候都要綁一根繩子在自己和兒子身上,完全不顧他人的眼光。在王姬看來,周圍的一切都沒有兒子的安全重要。
王姬曾試過無數(shù)種方法為兒子治病,連氣功、跳大神也試過,甚至說:“我愿意用我的腦子去換我兒子的腦子,只求兒子一生健康、平安。”這些令人聽著心酸,背后卻是王姬作為母親最深沉的母愛!
許是上天眷顧王姬的付出,如今兒子高曉飛的病情已經(jīng)有所好轉,癲癇得到控制,智力也得到開發(fā),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到學齡前兒童的水平,這也是王姬對兒子盡所能的彌補,因為她曾對丈夫說:“戲可以拍很多部,但兒子只有一個。作為演員,我贏了;作為母親,我輸了。”
王姬的好友曾評價她是一個特別大大咧咧、豪爽堅強的人,從不在別人面前哭,有什么苦也自己忍著,但她在孩子面前是一個特別柔軟脆弱的人。的確,再強大勇敢的人也會在某些地方露出自己溫柔的一面,對王姬來說,她的溫柔就來自于孩子。
去年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里,王姬再次顛覆知性的形象,在某綜藝節(jié)目上變身《葫蘆娃》里的“蛇精”。背后的故事”已超越造型本身。
但當問起王姬如此打扮的原因時,她坦言這都是為了自閉癥兒子,因為在她兒子的世界中只有各種卡通,所以王姬為了兒子扮成了卡通里的人物。
對任何一位母親而言,孩子都是她們可以無怨無悔付出一切的人,我們無法設身處地地體會王姬的生活,但不能懷疑她作為一位母親的愛和付出。
王姬曾說兒子出生以后性格變得“膽小”了很多:“以前我是個特別隨便的人,做什么都特膽大,但現(xiàn)在我特別膽小,坐飛機哪怕有一點顛簸我都要不斷祈禱,因為我必須照顧我的兒子??梢哉f所有自閉癥孩子的家長都是‘死不瞑目’的,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走了’以后孩子會怎樣。”
其實并不是王姬變膽小了,而是她對孩子的愛更深了更多了,因為愛才會考慮更多,因為愛才會顧及更多,也是因為愛才會讓一個母親變得這樣全能、強大!
如今的王姬正努力享受著生活帶來的一切,同時也盡心慈善,幫助更多相似家庭的人。母親的身份讓王姬懂得了更多,從事業(yè)到生活,從小愛到大愛。
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一個女人成為母親的那一刻,就像天性使然,她們會變得無所畏懼,變得甘心風險和給予,呵護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所以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要氣餒,至少在你的身后永遠有母親為你做后盾,像超人一樣給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