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孤獨癥
一種彌漫性發(fā)育障礙(彌漫性發(fā)育障礙:特點是社會人際交往和溝通模式的性質異常,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刻板和重復。),僅在3歲后才出現,并缺少診斷自閉癥所需的精神病理學3方面異常(即社會交往異常;溝通異常;局限、刻板,或重復行為)中的1個或2個,但在其他方面有特征性異常。與童年自閉癥不同之處在于起病年齡較遲,或不能滿足自閉癥全部診斷標準。非典型孤獨癥最常見于嚴重發(fā)育遲滯和嚴重特定的感受性言語發(fā)育障礙患兒。
脆性X綜合征
脆性X綜合征,又叫Martin-Bell綜合征,是弱智遺傳的最普遍形式。它是一種伴隨性遺傳障礙,其母親是該基因的攜帶者。
大約15%—20%的脆性x綜合征患者表現出自閉性的行為。例如,視線不能與人對接,不停地拍手或做出古怪的手勢動作,咬自己的手指,感知遲鈍等。行為問題和語言發(fā)展遲緩是脆性X綜合征的普遍癥狀。
雷特綜合征
雷特綜合征的典型特征是:在6個月到1歲半之前發(fā)育正常;走路時身體會顫動,膝蓋不會打彎;呼吸有困難,常出現換氣過度或窒息現象;大約50%的患者有癲癇癥;磨牙,嚼咬有困難;發(fā)育遲緩,腦袋小,通常有重度或者極重度的智力遲滯現象;行為好動等。Rett綜合征的患者終生存在認知、行為、社會和運動方面的障礙。
Prader-Willi綜合征
Prader-Willi綜合征是一種與自閉癥相似兒童障礙。該綜合征患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暴飲暴食、身體很結實、第二性征發(fā)育遲緩和肌肉韌性差。由于Prader-Willi綜合征患者愛吃東西,他們通常都過于肥胖。絕大多數該綜合征患者有輕微的弱智現象。
Prader-Willi綜合征患者與自閉癥患者存在著一些相同的障礙,包括語言和運動能力發(fā)育遲緩、學習有困難、嬰兒期存在喂食問題、睡眠障礙、脾氣急躁和痛覺閾限高等。染色體有一小部分缺失,并且是由于父親方面的遺傳原因所造成的。
自閉癥不是弱智
弱智兒童通常是在各個方面的發(fā)育發(fā)展均比一般人遲緩,但發(fā)展的次序則基本保持正常。
弱智兒童的智商有可測性,他們在感知、社會交往、興趣及語言等各方面的發(fā)展與智商成正比。
孤獨癥兒童雖然伴有全面性發(fā)育遲緩現象,發(fā)育次序異常,且各方面發(fā)育水平不平衡。
如:有的兒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卻能有很強的計策、繪畫能力;
有的兒童完全沒有或只有極少的語言,卻在記憶力方面、識別顏色方面表現突出。
孤獨癥兒童由于社會性極弱,在人際交往的能力和方面遠遠低于弱智兒童,目前尚沒有能準確測量孤獨癥兒童智商的工具。
一位同時教過弱智兒童和孤獨癥兒童的培智學校老師所體會的:
"弱智兒童愿意學,卻學不會,孤獨癥兒童是能學會卻不愿意學"。
自閉癥與聽障(失聰)
聽障兒童即我們常說的聾啞兒童,是因為個別感覺器官(聽覺系統)受損所致。
雖然他們因為失去聽而發(fā)生語言障礙,但他們不會因此而失去主動觀察、了解及與外界交往的興趣。
聽障兒童會用身體動作、眼神、面部表情等其它工具努力與人交流與交往。
孤獨癥兒童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表現是“不說話”、"聽而不聞"、“不理會外界的聲音”,但他們的聽覺系統基本上是完整的,只是因為大腦中樞系統的障礙,使他們失去對外界正常反應的能力。
同時孤獨癥兒童除了幾乎不能使用語言進行交往外,他們的另一個特征是不運用手勢、眼神、表情等其它交流工具與他人進行交流、交往。
自閉癥與語言發(fā)育障礙
語言障礙兒童的狀況與孤獨癥兒童不同,
前者在感知反應上不會有異常,在與人與物相處的方式上也是正常的。他們能夠模仿別人,用手勢來表達抽象的內容(與聽障兒童相似),雖然有時會有較少的"鸚鵡式"對話。在參與想象性游戲和小組活動方面與正常兒童同樣有興趣。
孤獨癥兒童自身的語言障礙特點在上一段內容中已有敘述。
除此之外,他們在集體性活動和游戲中表現出明顯地不適應(不介入),更無法參與想象性游戲。
對于游戲的規(guī)則完全忽視或不理解,對游戲的結果(是否贏了)不在意,常常首先對小組性活動和游戲不感興趣。
當其他兒童專注于游戲之中時,他們往往游離于游戲外。
自閉癥與兒童期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兒童的特征是思緒混亂,而開始發(fā)病的時間通常較遲。
孤獨癥兒童的發(fā)病時間是在36個月以前。
有一位美國精神病醫(yī)生這樣描述:精神分裂癥兒童是力圖從這個世界逃出去,而孤獨癥兒童是從來沒有進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