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飛飛,正像往常一樣,在老師的指導下做手工活。他脖子、臉和身上的傷好得差不多了。
此時,“成都大齡自閉癥孩子當眾遭暴打”一事已悄然過去兩個多月。事件主角飛飛,每當被問起那件事,仍只會說:痛。(相關(guān)閱讀:星媽的哀求:別打了,孩子是自閉癥!是殘疾孩子!薯條我賠你......)
飛飛還記得大概經(jīng)過,那天拉著媽媽去了自己最喜歡的快餐店,媽媽轉(zhuǎn)身付款時,他抓了鄰桌客人的薯條,導致口鼻都被人打出血,脖子也紅腫起來。
“他是自閉癥患者,是殘障人士,薯條我賠你行不行?!”媽媽沖過去解釋,拼命想拉開打人男子,但并沒能阻止不斷揮向兒子的拳頭。受傷的飛飛,個子將近180厘米,比施暴者高出一大截,卻沒有任何還手意識,他一邊躲一邊哭喊:“媽媽,媽媽,媽媽……”
這被四川省殘聯(lián)維權(quán)處相關(guān)責任人稱為“省內(nèi)首次發(fā)生的極端個案”,不少自閉癥者的父母卻難認同。“這些娃在外頭被人打的事情,聽得多了,也見過好幾次。”作為一位即將成年的自閉癥者的父親,付建國滿腦子都是“焦慮在打轉(zhuǎn)轉(zhuǎn)”。
從兒子付東3歲確診自閉癥后,付建國一度想自盡,也曾大聲哭笑、瘋瘋癲癲,瀕臨崩潰。付東的母親也整天以淚洗面。
但終究要面對現(xiàn)實。
慢慢長大的付東逐漸顯現(xiàn)出了自閉癥者的特性之一:無法掌控情緒——
脾氣暴,每次情緒失控就會撕咬父親手臂,十幾年過去了,付建國的手臂上布滿牙印;更讓付建國擔心的是,一旦自己不在身邊,孩子的安全問題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付東很快就滿18周歲,要成年了。付建國很難想象即將到來的那天,自己會是怎樣的心情。
【成年】
小孩還好,犯個小錯,別人笑一笑;一旦大了,舉止怪異,有人反感,有人害怕,有人暴力相向
成都武侯區(qū)殘聯(lián),下午16時30分,喧囂了一天的“善工家園”助殘中心在暑氣中漸漸靜下來。付東來這所“學校”已經(jīng)5年。
付建國一直想不通,孩子越來越大,看起來也“越來越懂事”,但是周圍人態(tài)度反而大轉(zhuǎn)彎,越來越不能容忍和接受了。
小孩還好,犯個小錯,別人笑一笑;一旦大了,舉止怪異,有人不但“會說風涼話”、會反感,也會“有點害怕”,提前防備。比如,大齡自閉癥者會一直保持從小就有的一些特殊行為習慣。有的從小喜歡摸絲襪,有的喜歡蹲下來用手指戳別人的鞋帶孔,還有的在人多時手舞足蹈。
楊明昆一直認為,無論是媒體還是老百姓,都對自閉癥群體有較大的誤解。武侯區(qū)殘聯(lián)大樓里,這位“善工家園”助殘中心的服務部副主任在采訪中反復提及這一點。
“很多人無意把自閉癥群體妖魔化了,過度夸大了大齡自閉癥者的暴力行為或其他不當?shù)呐e止對別人的影響。”楊明昆已經(jīng)聽到了不少“壞消息”:比如之前的“川師殺人案”,有些媒體報道后變成了“自閉癥殺人事件”,這樣會誤導普通人。
之后,在一些學校,有些家長甚至聯(lián)名要求勸退自閉癥學生。
事實上,大齡自閉癥者“自傷”和“被傷害”往往多于“傷害他人”,楊明昆堅信這一點。
自閉癥者比較嚴重的自傷行為包括打自己耳光、用頭撞墻等。在助殘中心,有一名孩子由于不斷撞墻,額頭上出現(xiàn)一塊像長角一樣的隆起,而這已是最嚴重的情況了。
在楊明昆看來,自閉癥者即使有攻擊行為,絕大多數(shù)也并不是血腥的。大多數(shù)的自閉癥者,傷人技巧幾乎為零,很難構(gòu)成嚴重傷害。
反而,大齡自閉癥者經(jīng)常面臨“被攻擊”。付東就經(jīng)常因為在公交車上觸碰他人而被施以拳腳。
和付東同班的郭湘20來歲,喜歡看書,經(jīng)常在街邊的書攤、報刊亭隨意抓書,在助殘中心時常會用拳頭打碎柜子的玻璃門,把書拿出來看,滿手是血也毫不在乎。有一次,郭湘坐公交車錯過站,下車后找不到家的他“書癮”上來了,便四處找書。他來到一對老人的家中,進門后只顧著去翻柜子和桌子,看到書就拿出來。老人以為是搶劫,馬上打電話給物管。執(zhí)勤的保安隨即趕到,拳打腳踢,把他轟了出來。
35歲的“大孩子”小坤,經(jīng)常獨自在家附近的街道逛街。小坤有個習慣:愛湊熱鬧。尤其是街頭巷尾,有人發(fā)生口角,經(jīng)常會去充當“和事佬”,但他說話常常前言不搭后語,還喜歡用手指著別人的臉。有一次,小坤的話把爭吵雙方都惹毛了,被追打了半條街?;氐綄W校的他只會說“打我,疼”,工作繁忙的父母知道后,只能一個勁地抹眼淚,別無他法。
付建國一直擔心,兒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說不出來。自閉癥者們通常在挨打時和挨打后都不會向他人求助,也不知道辯解,甚至有犯罪團伙利用他們充當“替罪羊”。
“萬一這些事情發(fā)生在娃身上,該如何是好?”付建國說,現(xiàn)在總是走一步看一步,心驚膽戰(zhàn)。
【裂變】
“雖然自閉癥者嚴重傷害他人的事件極少,但當一名大齡自閉癥孩子拿起刀,后果不堪設想”
付建國把兒子送到助殘中心5年來,確實收獲了太多的驚喜。
付東的情緒問題始終存在,但是管理難度下降了許多,隨之而來的行為問題也容易掌控了。
楊明昆告訴記者:“對于自閉癥者,長大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大齡的能夠辨清一些“要到隱秘的地方做的私事”??傮w來看,他們在認知上更成熟,人際交往上有更多的技巧。
但是,長大的自閉癥者會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復雜需求。在老師們的教學經(jīng)驗中,當一位自閉癥小孩在廚房里用頭撞地板、或者在客廳撞桌子,可以猜測他們是不是想吃東西,一般能夠“猜得到”。
而隨著他們長大成年,需求趨向復雜。前不久,一位大齡的自閉癥女孩被發(fā)現(xiàn)死在火車軌道上,一位30歲的自閉癥青年溺水死亡,后來都被證明與他們在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有關(guān)。
在課堂上,大齡自閉癥學生的需求更難猜測。這時,他們會哭鬧,繼而升級為掐人、傷害自己等反常行為。
23歲的趙明,很難管控好自己的情緒。課堂上,他不能忍受一張紙的邊角有褶皺或者有折疊,如果不撫平紙張,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壓力,繼而情緒爆發(fā)。上課的第一天,趙明抓傷了兩位老師和同班的3名孩子。后來又相繼出現(xiàn)攻擊行為,前后一共有7、8位老師和孩子受到傷害。
大齡自閉癥者的力氣較大,在“善工家園”,有的“大孩子”生氣時用拳頭在老師背后擊打,老師苦不堪言。
姚萍是一位單親媽媽。一次,她帶著大齡自閉癥兒子去公園玩,孩子看到湖邊有人釣魚,也鬧著要釣,結(jié)果半天沒釣上來。如果是小孩,最多也就哭鬧或者躺在地上打滾來發(fā)泄情緒,但兒子的個頭和力氣已經(jīng)遠遠超過母親。當著眾人的面,兒子掐著姚萍的脖子,把她按在地上打。姚萍邊哭邊求饒,披頭散發(fā)請求旁邊的人賣一條魚給孩子,才免遭繼續(xù)毆打。
現(xiàn)在,姚萍已經(jīng)不敢去觸怒兒子,生怕引起他情緒的變化。“每當看到孩子馬上要火山噴發(fā),我心慌意亂、身體發(fā)抖……”
24歲的小秋身高182厘米,體重100多公斤,每次發(fā)脾氣的時候會把媽媽按在沙發(fā)上掐脖子、毆打。
除了直接打人,一些大齡自閉癥者還可能拿起手邊的任何東西砸向他人,包括貴重物品。一位家長告訴老師,由于孩子總是喜歡砸東西,家里很久沒用過易碎的東西了,什么都是“特制”。
“雖然自閉癥者嚴重傷害他人的事件極少,但也很難想象,當一名大齡自閉癥孩子拿起刀,后果不堪設想。”楊明昆說,在自閉癥療育教材中,家長若不確定孩子是否會揮刀傷人,絕對不能讓他們學習廚房家務,家里也要隱藏一切可以用以攻擊他人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