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開遠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刑事案件,由于被告人眾多、路途遙遠而推遲了40分鐘。19名被告人大部分都是90后小伙,因雞毛蒜皮小事持械斗毆,這令他們的媽媽痛心不已,還當庭互相賠禮道歉。
解讀青少年暴力心理
近年來,青少年暴力事件頻頻發(fā)生。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暴力事件不僅是對受害人進行身體傷害,還將暴力視頻傳到網(wǎng)絡上,給受害人造成精神傷害。
本該是純真善良的青少年為何變得如此暴戾?
1、唯我獨尊的心理
現(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養(yǎng)成了孩子唯我獨尊的畸形心態(tài),形成了遇事只考慮自身利益、漠視他人存在的褊狹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會采取一些極端行為來進行反擊,其中就不乏通過傷害對方身體或者性命來發(fā)泄自身憤怒的“江湖仇殺”行為。
2、抗壓力差的脆弱心理
青少年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缺乏社會的歷練,心理比較脆弱,遇事不冷靜,易沖動,遇到壓力、挫折、委屈時,也不與他人溝通,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因此很容易為了一點小事而發(fā)生極端的違法犯罪行為。
3、存在心理障礙
?。?)抑郁。悲觀消沉,沉默孤獨,表情陰冷不悅,對人淡漠無情,缺乏生活熱情,思維行動遲緩,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差。
?。?)多疑。對他人的言行過分敏感、心胸狹隘,常捕風捉影,無中生有,小事變大,不愿接受別人的批評,人際關(guān)系緊張。
?。?)情緒波動。時冷時熱,令旁人無法理解,深知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有時自己也意識到,但無法控制。
?。?)沖動。遇事易激動,且不易克制。
(5)自卑?;蛞蚣彝ソ?jīng)濟條件差、學習成績差、相貌不如人等而心存自卑,在處事、學習、交往中畏縮不前,缺乏自信,若遇挫折,雖不表露,但積于心中,積到一定程度便會爆發(fā)。
?。?)自私。對事對人斤斤計較,從不考慮他人或集體的利益;或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時,便心存不滿;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損害他人或集體的利益。
?。?)嫉妒。過于高估自己,好勝心強,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看到別人勝利便會心生妒火;或當別人超過自己時,自己不是努力去超越對方,而是采取背地放風、暗中拆臺等手段搞垮對方,甚至采取極端行為,傷害對方。
4、模仿心理
父母、教師及周圍的人的暴力行為常常會被一些青少年所模仿。有的父母忽視了自身所起的榜樣作用,當著孩子的面就吵架、打架,或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在這種家庭里,孩子會有意無意的效仿父母的行為,攻擊周圍的同學或弱者。另外,影視節(jié)目和網(wǎng)絡游戲中的暴力行為也會被青少年模仿。
遭遇青少年暴力如何自救?
1、遭受語言暴力時的自救
一是淡然處之。
二是自我反省。
三是無畏回應。
四是肯定自己。
五是調(diào)整心理。
六是法律維權(quán)。
2、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
一是找機會逃跑。
二是大聲呼救。
三是借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
四是求饒。求饒不是懦弱的表現(xiàn),是減少傷害的策略。
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么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后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