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高血壓
一種最為常見的慢性病
安靜狀態(tài)
持續(xù)性動脈血壓增高
?。?40/90mmHg以上或18.5/12KPa)
就可視為高血壓
高血壓病早期約50%病人無明顯癥狀,常在體檢時偶然發(fā)現(xiàn)。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高血壓明顯持續(xù)性地升高,出現(xiàn)心、腎、腦、眼底等器質(zhì)損害和功能障礙。
艾灸作用
滋陰降火,平肝潛陽
現(xiàn)代中醫(yī)把高血壓分成虛證和實證。治療高血壓,首先要分清實證和虛證,不同的證型,艾灸的穴位不一樣。
實證高血壓
此類比較多的是肝陽上亢型,這類病人常見的癥狀就是血壓高,容易出現(xiàn)臉紅、頭痛、頭暈,而且脾氣特別急,容易煩躁。還有一種高血壓的病人,臉不是很紅,偏胖,大便不通暢,舌苔厚膩,這些癥狀說明病人是屬于痰濕比較重的實證。
艾灸穴位
曲池穴:找曲池穴時,最好先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cè)端有一個小高骨,叫肱骨外上髁,肘橫紋外側(cè)端和小高骨連線的中點就是曲池穴。溫和灸是偏補的,如果要想瀉熱的話,可以用雀啄灸,這種灸法有偏瀉的作用,曲池穴是一個比較好用的瀉熱的穴位。
涌泉穴:涌泉穴在足底,是人體最下面的一個穴位,灸涌泉可以把陽氣往下引,從而減緩因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頭痛。
太沖穴:在腳背部,第1、2趾跖骨連接部稍后,也就是在第一和第二個腳趾縫后大約1寸的地方。太沖穴是肝經(jīng)的原穴,肝陽上亢后,如果想讓肝火往下走,就要用肝經(jīng)的太沖穴。
虛證高血壓
此類的病人,有很嚴重的眩暈癥狀,走路覺得輕浮無力,心悸氣促,面部或雙下肢水腫,夜尿多,記憶力減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有時會突然暈倒,總之虛證高血壓的病人身體比較虛弱,陽氣不是特別足。這種陽虛型的高血壓患者在艾灸時就要換一些穴位來灸了,通常是找一些溫陽的穴位來進行灸療。
艾灸穴位
百會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兩個耳尖連線中點的位置就是百會穴。由于百會穴在頭頂,有頭發(fā),用艾炷直接灸會很不方便,隔姜灸也不是特別方便,于是我們可以在百會穴用艾條做溫和灸。
用手拿著艾條,在離頭皮3厘米左右的位置來進行艾灸,時間為5~15分鐘,以灸后感到舒適為度。艾灸百會穴可以預防和治療頭昏頭痛、失眠、陽氣不足、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等疾病。如果我們能堅持每天溫灸,有保健長壽的功效。
關元穴:關元穴在臍下3寸的位置,用手量4指寬的距離就是。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導致的疾病均可使用。
【溫馨提示】
1,艾灸對1,2期高血壓病有較好的效果,對3期高血壓可以改善癥狀,但應配合中西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危象時慎用艾灸。
2,長期服用降壓藥物者,在艾灸治療過程中不能突然停藥。治療一段時間,待血壓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自覺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或基本消失后,再逐漸減小藥量并減少服藥次數(shù)。
絞股藍總甙片:養(yǎng)心健脾,益氣和血,除痰化瘀,降血脂。用于高血脂癥,見有心悸氣短,胸悶肢麻,眩暈頭痛,健忘耳鳴,自汗乏力或脘腹脹滿等心脾氣虛,痰阻血瘀者。 同仁堂三七粉: 跌打瘀血、外傷出血、產(chǎn)后血暈、吐血,衄血等血癥,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荷氏魚油軟膠囊:輔助降血脂。
健客價: ¥299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25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11.5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12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21降血壓,強筋健骨。適用于高血壓,頭暈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健客價: ¥7降壓。用于高血壓。
健客價: ¥26降壓藥。用于高血壓癥。
健客價: ¥15清熱熄風,平肝降逆。用于虛火上升引起:目眩頭暈,腦中脹痛,頸項強直,顏面紅赤,煩燥不寧,言語不清,頭重腳輕,行步不穩(wěn),知覺減退。
健客價: ¥65平肝潛陽,息風活血,通絡止痛。用于肝陽上亢、瘀血阻絡,頭暈,目眩,頭痛,煩躁及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治療輕、中度高血壓,對重度高血壓可與其他降壓藥合用。
健客價: ¥15清熱鎮(zhèn)驚、平肝降壓。用于胸中郁熱,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目眩暈、項強腦脹、心悸多夢、煩躁起急、高血壓癥。
健客價: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