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流淚的原因
人們通常所說的“迎風流淚”,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稱之為“淚溢癥”。人到年老時,眼瞼皮膚會變得松弛,“淚液泵”作用會減弱甚至消失,一旦遇到大風或寒冷刺激時,就會反射性地引起流淚。
中醫(yī)認為,迎風流淚多與肝腎兩經(jīng)的狀態(tài)有關,如果肝腎兩虛、氣血不足,就容易導致眼目失養(yǎng),稍遇冷風即出現(xiàn)“冷淚”;如果肝經(jīng)郁熱,又感受風邪,則可能引起“熱淚”。
平日眩暈,遇風流淚,多是肝血不足。肝血本不足的人,突遇風邪就容易流淚,可能伴有眩暈、面色無華等癥狀,臨床上建議選擇四物合劑、當歸補血膠囊等治療。另外,還可以煮雞肝粥來補益肝血:取新鮮雞肝2只,大米100克,同煮為粥服食,1天兩次,適用于老年肝血不足,飲食不佳,眼睛干澀或流淚者。
患此病的中老年人務必用冷水洗瞼,以提高眼部對寒冷的耐受力,平時要適當多進食動物肝臟,用藥的同時要多做按摩治療。
按摩解決迎風流淚
1、按揉風池穴
將兩手拇指和食指同時置于兩側風池穴(頸后兩側大筋凹陷處,入發(fā)際半寸),指力向內向上,用力按揉1~2分鐘,以感覺兩側頭部有熱脹感及兩眼舒適輕松為宜。
2、按揉太陽穴
用兩手食指同時置于兩側太陽穴,適當用力按揉,順時針30次,逆時針30次,以太陽穴部位有酸脹感為宜。
3、揉捏耳垂
將兩手拇指和食指相對,分別置于兩側耳垂前后捏住,適當用力揉捏,反復做2~5分鐘,以耳垂發(fā)紅發(fā)熱并有脹痛感為宜。
4、推摩巨髎法
將兩手食指同時置于鼻兩側的迎香穴,輕輕用力推摩至巨髎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鼻唇溝外側),反復做2~5分鐘。以局部有溫熱感及酸脹感為宜。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迎風流淚的原因,也為大家介紹了治療迎風流淚的按摩療法,同時我們在日產生活中要做好預防,出門的時候要注意防風保暖,避免與冷空氣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