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壓力和學習壓力,我們等不及老去便患上了很多“老年病”,肩頸疼痛便是其中一種。如何緩解肩頸疼痛,試試看中醫(yī)的按摩方法吧。
肩頸疼痛的普遍原因
肩胛骨也叫琵琶骨,是頸椎的“保護傘”。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會使頸肩部位的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得不到放松,長此以往會造成慢性疼痛,而疼痛的根源可能就是肩胛骨變形。
上班族的頸肩痛大多是因為長期保持一種坐姿,缺少運動,使得頸肩部肌肉僵硬、血液循環(huán)受阻所致,熱敷于頸部和肩部,會使局部組織升溫,起到消除疲勞、改善頸肩疼痛的功效。還有的就是按摩方法,也是有不小的緩解功效。
按摩天宗穴
取穴: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貼在右肩膀二分之一處。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觸之處就是天宗穴。
經常按摩天宗穴,可以緩解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勞累,生發(fā)陽氣,促進氣血運行。這是我們醫(yī)院國家名老中醫(yī)王宏坤老師治療項背頸肩疼痛的絕活,具體做法由痛按到不痛,一般一次點按10~15分鐘。
雙手抱頭按風府及風池穴
解除頸部的不適,可雙手抱頭按風府及風池穴。風府穴在后腦發(fā)際往上約1指幅中央處,風池穴則位于后頸部兩側,發(fā)際與脊椎外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
專家提供的簡易方法是,從風池穴循著發(fā)際慢慢按到耳朵,其中有許多穴道,都能放松頸部。舒緩肩部僵硬,可試試天宗穴,位在上背部,約在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貼在右肩二分之一處,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碰到的點就是天宗穴。
不過如果背部穴道自己按不到,可以請家人朋友幫忙。例如常用的肩井穴,一人坐著,另一人站在背后雙手前臂放在背按摩者坐的肩井穴(在耳朵垂直與肩膀交會處)前后。也可請自己家人在上背部做大范圍的按摩,觸碰到的肩中俞、肩外俞穴都能緩解緊繃的。
肩繞環(huán)法
自然站立,屈肘,手指觸肩,兩手同時向前繞環(huán)。繞環(huán)時速度盡量慢,充分向外用力。也可手臂伸直做該動作。每組20—30次,做3—4組,這樣能充分活動肩胛骨周圍的肌肉。
矯正姿勢防止肩頸疼痛
坐時,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坐姿直立,頭部微微上揚。睡覺時,避免使用太軟的枕頭與床墊,或過高的枕頭。背負時,避免單肩長時間背重物,盡量改採雙肩后背的方式,可讓力量平均分擔于兩側肩膀。
肩頸僵硬,除了活動脖子,還可以配合按壓相關穴位,這樣更有效。穴位具體位置在無名指和小指根部的連接處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掐壓,力度以脹痛但不難受為宜。掐壓一下約3—5秒,做3—5次即可,然后換手重復一遍。
以上是肩頸疼痛的一些按摩手法,平日里不僅僅要治療疼痛,更要注意預防哦。
適用于緩解頸、肩、腰、腿和關節(jié)軟組織的疼痛。
健客價: ¥60活血,通絡,止痛。用于風寒阻絡所致頸、腰椎病,癥見肩頸疼痛、活動受限、上肢麻木。
健客價: ¥25適用于風濕疼痛所致疼痛病癥的止痛。
健客價: ¥39.9活血,通絡,止痛。用于風寒阻絡所致頸腰椎病,癥見肩頸疼痛,活動受限,上肢麻木等。
健客價: ¥7.5消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術后修復。
健客價: ¥1070活血行氣,散瘀止痛。用于氣滯血瘀,經絡阻滯所致的癌癥疼痛,術后疼痛,跌打疼痛,肩頸痹痛以及胃脘疼痛,頭痛,痛經等。
健客價: ¥33苗醫(yī):怡迄麥靚麥韋艿,替笨維適,擋蒙;蒙逢秋,洛項。 中醫(yī):清熱養(yǎng)陰,理氣和胃。用于胃熱陰傷,兼有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口臭,呃逆,脅痛。
健客價: ¥26用于月經不調、胸背下腹及腰疼痛。中醫(yī)活血散瘀,調經止痛。用于瘀血阻絡,月經不調、閉經、胸背下腹及腰部疼痛等。
健客價: ¥75.63傣醫(yī):補塔都檔細,罕塔檔哈。通塞勒賽攏。賀冒多溫,冒咪響,接腰,兵攏梅蘭申,攏沙喉。 中醫(yī):滋補肝腎,通痹止痛。用于肝腎不足,風濕痹痛,腰膝酸痛;類風濕關節(jié)炎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75消腫止痛、祛風燥濕,用于痔瘡術后、炎性外痔所致的肛門腫脹、疼痛、中醫(yī)辨證為濕熱滯證。
健客價: ¥26脾,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醫(yī)辨證為脾腎兩虛,寒濕瘀阻癥。癥見:關節(jié)腫脹疼痛,關節(jié)壓痛,屈伸不利,晨僵,關節(jié)作冷,疼痛夜甚,手足不溫,神疲乏力,陰雨天加重,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健客價: ¥49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fā)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健客價: ¥9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fā)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健客價: ¥13苗醫(yī):抬奧。抬蒙:僵見風,稿計凋嘎邊蒙。 中醫(yī):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肩臂腰腿疼痛。
健客價: ¥781.苗醫(yī):抬奧。抬蒙:僵見風,稿計凋嘎邊蒙。 2.中醫(yī):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肩臂腰腿疼痛。
健客價: ¥35滋腎養(yǎng)肝,活血解毒。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氨基轉移酶升高,中醫(yī)辨證屬于肝腎不足,邪毒瘀熱互結,癥見:脅肋疼痛,腰膝酸軟,口干咽燥,倦怠乏力,納差,脘脹,身目發(fā)黃或不黃,小便色黃,頭昏目眩,兩目干澀,手足心熱,失眠多夢,舌暗紅或有瘀斑,苔少或無苔,脈弦細。
健客價: ¥73用于發(fā)熱及輕、中度的疼痛。
健客價: ¥12.5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fā)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健客價: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