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穴,依據(jù)其作用特點,分為清心熱穴、清肺熱穴、清肝膽熱穴、清胃腸熱穴、清三焦熱穴和清熱解毒穴等。
清肺熱穴:包括上星穴、尺澤穴、孔最穴、魚際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勞穴、灸癆穴、身柱穴、靈臺穴等。
清熱解毒穴:包括夾承漿穴、齦交穴、頰里穴、肘尖穴、溫溜穴、偏歷穴、陽溪穴、二間穴、臂間穴、角孫穴、耳尖穴、顴髎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昆侖穴、外踝尖穴、八風(fēng)穴、內(nèi)踝尖穴等。
清心熱穴:包括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少府穴、曲澤穴、筑賓穴等。
清肝膽穴位:包括陽白穴、頭臨泣穴、五處穴、頷厭穴、懸顱穴、腦空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濁浴穴、五樞穴、足五里穴、懸厘穴、曲鬢穴、浮白穴、膽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等。
清三焦熱穴:包括瘈脈穴、消濼穴、天井穴、支溝穴、外關(guān)穴、陽池穴、淵腋等穴。
清腸胃熱穴:包括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間穴、二白穴、下極俞穴、下腰穴、尾窮骨穴、長強(qiáng)穴、陽綱穴、肓門穴、小腸俞穴、闌尾穴、下巨虛穴、解溪穴、沖陽穴、內(nèi)庭穴等。
現(xiàn)在您知道,針灸時常用的清熱穴有哪些了吧。在選取穴位時,一定要根據(jù)病因、病癥而選擇恰當(dāng)?shù)难ㄎ弧?/p>